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社會導進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ocial Telesis
作者: 楊瑩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以提出「社會導進論」(social telesis)著稱的美國學者華德(Lester F. Ward, 1841~1913),是最早針對社會與教育之關係進行系統化探討的學者之一。華德在一八八三年出版的〔動態社會學〕(Dynamic Sociology)一書中,曾專章討論教育與社會進步的關係。根據其看法,斯賓塞(H. Spencer)的進化學說不盡能解釋人類社會的進步現象。華德認為自然進化與社會進化在本質上並不相同,人類之所以與其他動物不同,就在於人們能夠駕馭盲目進化的力量,以引導社會走向理想的目標,增進全體人類的幸福。這正是社會導進的基本原理。而由於增進智慧與充實知識兩者是社會導進的主要方式,此二方式又有賴於教育的實施,因此教育對社會進步的促進有其重要性。
  在其書內闡述教育的專章中,華德曾以五個階段的社會活動歷程來說明教育的重要性。他首先指出,人類社會的最終目的在於增進人類的幸福。但個人幸福無法直接追求獲得,即使政府下令要全國人民幸福,人民也不可能就因之得到幸福,因此只有在社會進步的情況下,幸福才會自然來臨。其次,華德表示,社會進步也並非可直接達成的,它只有在人們被導引執行或採取合適的行動時才會自然產生。依其看法,衝動的、盲目的行動,並不能稱為合適的行動,只有動態的行動(dynamic action)才能導致社會的進步。而所謂的「動態行動」是指具有意義及計畫性的行動,這種動態行動的產生,有賴於觀念(idea)的提供,或智力的運用。基本上,人類行為係由其觀念或意見(opinions)所決定。所謂的意見,是指觀念、判斷和信仰的總和。不改變人們的觀念或意見,即無法改變其行為。換言之,若個人心中有追求進步的原則,自然會有進步的行動。進步的原則是一種工具,進步的行動則是隨之而來的自然結果。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華德指出個人觀念或意見的形成,均包含在「知識」之內。所謂的知識指的是可理解的真理。而知識之獲得,就得靠個人本身直接的努力。華德以為假使社會中有一合適的教育制度,則此社會中知識的質或量均不成問題。教育為獲得知識的直接方法,而知識為思想的基礎,更是意見的材料。「教育─知識─動態的意見─動態的行動─社會進步─人類幸福」乃是一連串的過程,上一階段為下一階段的直接手段,而為再下一階段的間接手段。以此華德的社會導進論指出:要達成人類的最終目標─獲得幸福以及社會進步,最重要的工具就是教育。
  除指陳教育可促進社會進步外,華德亦主張,教育制度應把握下述三大原則:(1)教育應注重人類心智的內容(content of mind),而不重容量(capacity)。人類的頭腦必須訓練使用後,才能發生作用。教育過程即應有組織的將最有用或最重要的真理灌輸給人們,促進其頭腦的發展。但此種灌輸與盲目的填塞不同,所傳授的是經過選擇的知識;(2)教育制度之設計及改變,都應由社會本身來執行,即由政府來負責;(3)教育的提供必須是普及的。華德反對將教育交由私人辦理,而主張教育應由政府來辦。華德此種呼籲政府干預教育的主張,在當時的美國社會曾引起爭論。不過,若了解其對知識的熱愛,卻囿於本身家境貧困,自幼即須靠自習進修來擷取新知的經歷,以及他從對大自然的觀察,領悟到大自然是可以被控制的思想淵源,不難理解華德何以主張人類應利用知識來控制自然現象,以及為何強調國家應擔負起普及知識的責任。
  華德也曾說明,政府在接管教育的時候,應採取逐步漸進的方式,而非立即全部接管。而且他並非認為私人辦教育就一定是壞的、不好的事,但因它會使既存的知識分配不均現象更為惡化,所以只有在政府辦理教育時才能真正達到教育的目的,使知識普及。華德支持培根(Francis Bacon)「知識即力量」的看法;他認為要避免利益之不均等,必須先謀求權力的均等,而後者的確保,即在於知識享有的均等。尤其當前無知識者之所以如此,並非其本身的錯誤或過失,他們實際上只是既存社會制度下的犧牲品,但他們卻必須為其相對的無知而付出代價。因此,社會有責任使每個人都接受教育。至於教育的內容方面,政府應盡可能地將知識有系統的傳授給社會上的每一分子。但對什麼知識是最重要的,以及應傳授的最大容量,則因每個人能力不同,故不必作絕對性的限制或訂定硬性的標準。
  華德呼籲以教育來促成社會進步,以獲得人類幸福的樂觀思想,對後來許多教育的措施及行動產生深遠的影響。他的這種觀點雖然是以說理為主,而非科學驗證性的敘述,帶有濃厚的哲學意味,不過,他的社會導進論仍然成為後來一些主張利用教育改革來帶動社會變遷論者的重要立論基礎。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社會導進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