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門第教育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井敏珠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門第教育」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主要教育形態。此時期由於戰亂連綿、政治動盪,使得宜學衰頹不振,有名無實,加上「九品中正」制度實行後,士族與庶民階級分明、對立尖銳,高門華閥為了維持各種特權和優越地位,十分重視其子弟的教育,因此家族便成為當時培養人才、遞嬗文化的重要場所。
  門第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擴大,指的是一族一姓的教育,其目的在鞏固和延續世家大族的政治、經濟利益。其內容可分為兩項:一為孝悌友愛等家風,二為文史技藝等家學。
  1.家風:為了教導家族子弟遵守倫理規範,明瞭為人處世之道,每一門第都有自身之家訓、家範、家誡、家教、家法,如曹魏杜恕的〔家誡〕,北齊顏之推的〔顏氏家訓〕。此類治家禮法,多承襲儒家傳統,但其顯著特點,是重孝不重忠,並兼採道家之言。本來儒家極力主張忠孝節義之道,可是西晉司馬氏以篡位得天下,其政權取之不義,故乃倡導以孝治天下;又因處於亂世,講忠義很容易招致殺身之禍,改談老、莊和篤守孝道,卻可以為人生謀一出路,保全家族門第。因此孝道及老、莊思想便成為當時門第中的時尚。門第教育還重視稱頌祖德,由於門第中人之所以有世及之榮,是因為他們的門第中曾經有過顯赫的祖輩父輩,只要門高第望,不僅自己能夠躋身名流,就是子孫也可以憑恃先祖庇蔭,依流平進,坐至公卿。故門第教育十分重視家世源流的探求、家譜和族譜的修撰,以防止外人假冒混雜,並產生了專門研究家世的一門學問「譜學」。他們紛紛為文作誄,刻石鐫碑,以緬懷先祖的遺風英烈,誇耀先輩的豐功偉業。
  2.家學:門第教育對於文化的傳習亦十分注重,舉凡經籍文史、琴棋書畫、科學技術等都是家學的範疇。如前趙劉殷,共有七子,五子各授一經,另二子分別授予〔太史公〕和〔漢書〕,一家之內,經史並舉。又如南梁劉孝綽兄弟及群從諸子姪,共有七十人,皆能屬文。再如北齊楊愔一門,昆季就學者三十餘人。至於藝術方面,則有東晉琅邪王氏的一門書法,不但王羲之有「書聖」之譽,其子王獻之亦有「小聖」之稱,次子王凝之也工草隸。在科技方面,有南宋祖沖之的曆法算學,其子祖輙亦為優秀的數學家。再者,南宋徐文伯一家更是世傳醫學,他的曾祖徐熙、祖父徐秋夫、父親徐道度皆為歷代名醫。
  此外,門第教育對於婦女品德才情方面的涵養,也相當關切,其原因有二:一為教育場所主要在家門之內進行,給女子教育提供了方便的條件;二為當時婚姻重在門第,欲維持世家大族的家風門規,不能只靠父兄子弟,更要有婦德母儀。故一時才女賢母的事跡,不絕於縷。
  魏晉南北朝時期,可謂國政亂於上,家教治於下,許多珍貴的文化傳統係靠門第教育才得以延續不墜;其流傳下來有關家訓、家教的一類著作,影響後代家庭教育甚為深遠。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門第教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