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電腦管理教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mputer-Managed Instruction
作者: 尹玫君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電腦管理教學」是在教學中使用電腦第一個成功的例子。在早期還是大電腦的時代,就有一些教育和軍事性的計畫,發展設計出電腦程式來幫助管埋教學、記錄學生在測驗中的表現和教學單元。電腦管理教學的目的是,經由電腦提供自動化管理有關個別學生學習情境中的各項因素,並記錄個別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活動,提供學生測驗和報告學生的表現。電腦管理教學系統,通常都是應用於幫助老師管理學生學習的內容、進度、順序和方法等工作;也就是說它可以提供老師行政上的支援,以管理教學資源和活動。
  一個完備的電腦管理教學系統基本上包含三種主要的功能:(1)取得和保存學習者的資料,且能根據課程目標產生診斷或評量性的測驗,並分析學生在這些測驗上的表現;(2)針對學生在測驗中的個別表現提供回饋,引導學生學習個別化的課程;(3)隨時記錄及更新每一學生在此課程中的表現,並分析產生不同的報告提供給老師參考。
  隨著電腦網路科技的進步,使得電腦管理教學進入電腦網路的時代,越來越容易使用且更具互動性。電腦網路化的電腦管理教學,提供個別學習者取得教學軟體和電子資訊資源。這種電腦網路管理系統的特性為:(1)整合電腦化教學和其他學習相關軟體的應用;(2)管理個別學習者使用此系統的資訊流程;(3)產生學生進度和成就報告。
  電腦管理教學系統可使使用者獲得一些益處。就學生而言,自系統持續所提供的回饋,可以了解自己的學習情形,且電腦可以診斷其學習的長處和缺點,並提供補救和充實教學的建議。就老師而言,電腦管理教學系統分擔了一些較低階的教學管理工作,且自系統對學生的分析報告中,可以充分的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對於老師做決策或對學生個別學習進度的更改,有很大的幫助,且使得老師有較多的時間與學生作人際溝通。就行政人員而言,可以快速的取得課程的相關資訊,學生的進度資料,可提供行政人員做決策時一些較多的訊息。最後,就課程設計者而言,透過電腦管理教學系統,可以持續獲得必要的資訊,作為形成性和總結性評量的重要依據。
  雖然使用者可以自設計良好的電腦管理教學系統中,獲得很大的幫助,但是不可避免的仍會產生一些問題,其中之一可能是:電腦管理教學系統使用者的管理哲學,與系統本身所提供的管理設施有不合的地方。因為一般的電腦管理教學系統多半僅是以目標導向的管理哲學為主,結合了行為主義的學習模式,使得系統具有嚴謹的結構,嚴密的控制和清楚詳細的知識語法,形成片段的知識。另一個可能產生的問題是:如果此電腦管理教學系統是應用科學化的原則所設計的,那麼一些慣常的決定必須是正確,也應嚴密的規範,這種對學習的控制和對正確知識清楚的陳述,使得整個教學變成由系統來控制、主導。雖然電腦管理教學的目的是個別化的學習,但實際上只是達成學習速度的個別化而已;電腦管理教學,固然可以達到某種程度節省學習和訓練的時間,並達成特定的學習目標,但是事實上,只有少數的系統,能真正的考慮到個別學生的學習內容,學習程序和學習的方法或風格。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電腦管理教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Computer-Managed Instruction,簡稱CMI
作者: 曾秋香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電腦管理教學是用來幫助教師在管理教學活動的特殊程式,可由最簡單的記錄分數、指定教學作業、到整個教學過程的管理。最主要的精神是讓電腦來幫助個人在特定時間,最有效率的且富有生產性的進入教學工作與活動。在一個良好的CMI系統中,教師們不必做直接管理工作,而是去分析並確認個人的進度是否配合團體的進度及通知該班級的角色成員有關教學或討論的項目與進度。教師最需要了解的是一個明晰確切的課程進度。
  電腦管理教學雖然不是原先電腦使用在教育的目的之一,然而目前已有漸漸增加的趨勢,而且已經發展出兩種階層的管理活動:(1)督導型式的管理,這種管理行動,包括作記錄、指派任務、評量、安排事務和工作報告,而這些工作非常瑣碎及耗費時間,會直接影響教師的正常教學活動,所以盡量用電腦來執行;(2)行政上的管理活動,包括作計畫、組織、命令之傳遞、協調和控制等。這些校務行政工作由電腦來執行、可以節省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
  CMI系統的功能可以歸納成下列幾點:(1)教學材料的創造功能:在CMI系統中,課程發展必須依照教學的目標、敘述幾個目的、及提供一個資訊網路以為通信的途徑。包括課文、測驗、學生決定點(定出學生可選擇的地方、選擇後的支路)、電腦決定點(創造出電腦的支路地方和目的地):(2)評估個別學習:以批改作業或交互作業方式進行,應有週期性的檢定,而且檢定的情形應公布給學生知道以為改進學習之基礎;(3)記錄和報告:對老師而言,在CMI系統中必須完成一般資料分類、學生資訊分類、資料的整理、學生的各項紀錄、確定報告的格式:(4)資源管理:學校的資源對教師來講是愈來愈重要,教師為了便利教學,學校的資源是必須能隨時取得的,保持學校資源在連續的使用狀態,保持學生在教學中的活動性;(5)溝通:建立一個電腦化的信箱,可以讓每個人在自己的終端機裏寄放消息給任何人或團體。
  電腦管理教學在未來的教育環境中,將會扮演更積極的角色以提供教師來計畫、協調及進行教學工作。一個好的CMI系統的建立,可以幫助學校行政與教學人員執行相當多的工作,如果沒有電腦來處理資訊,則學校的教學環境與進度將無法順利開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電腦管理教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