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民主公民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Democratic Citizen, Democratic Citizenship
作者: 張秀雄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民主公民」除了對國家政治的運作必須有豐富的知識外,必須培養民主態度,並能充分理解如何將民主態度應用於生活各方面的事務之中。民主公民必須是有能力而且是負責任的決策者;決策的能力、參與的技能,以及做明智的決定所必需的各種知識和態度為民主的公民資格之核心成分。美國的公民教育學者恩格爾(Shirley H. Engle)和歐克哈(Anna S. Ochoa)於一九八八年在〔民主公民的教育〕(EduMcation for Democratic Citizenship)一書中,主張民主公民必須接受四個領域的教育,即:基本的知識、信奉民主理想、基本的知能及政治技能。茲簡述如下:
1.基本的知識:民主公民必須對各方面的事務(地區、國家、世界)具備廣博的知識,需要接受博雅教育,其所要具備的基本知識,至少有如下數端:(1)了解所居住的地區、國家與世界、宇宙之間的自然及人文關係,包括環境、資源、人口、地球等問題。(2)了解各種社會制度的緣起、發展及內容,包括經濟制度、政府制度、法律體系、家庭制度、宗教組織,尤其是政教分離、言論及出版自由等塑造民主政治的制度和觀念。(3)理解本國境內和世界各地區的文化差異,進而調和文化的差異,並能運用其差異性以充實人類生活的內涵。(4)了解從古至今人類為了獲得知識的努力過程,以及人類如何發展出民主所必具的客觀規準和理性。(5)重視人類為了維持人際關係的公平與善意的奮鬥情形,並能理解正義、公平、平等、自由等在民主政治中的價值。(6)認識人類社會所遭遇的重大問題,並具備豐富的知識以處理這些問題。2.信奉民主的理想:民主公民應理解並奉行民主的重要理念,例如:自由選擇、觀念開放、容忍、公平、理性、尊重個人、保障少數、服從多數、出版自由、宗教自由、言論自由,以及學術自由等。3.基本的知能:公民處身於民主社會,必須懂得如何利用知識作明智決定,並將自己的決定應用於社會及政治事務上。民主公民所需具備的知能,除了基本的閱讀、利用圖書館、溝通、團體工作等能力外,尚應包括下列重要的技能:(1)鑑識問題所在,並辨明衝突之焦點。(2)篩選與問題相關的資訊,建構合理的解決方案,並判斷資訊來源的信度。(3)從各種角度了解問題,並考慮其所隱含的價值。(4)對每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案推估其可能的結果。(5)對證據之間是否相衝突做合理的判斷。(6)尊重和自己不同的意見。(7)選擇可行性較高而且有助於解決問題的方案。(8)運用政治影響力將決定付諸實施,結合眾人的力量,並與組織或機構合作,以達成政治目的。4.政治技能:投票(voting)是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正途,如何選賢與能是一個民主公民的最重要職責。公民必須能夠評鑑各種訊息的可靠性,能夠衡盱各種不同因素而做出明智決定,能分辨真偽,能辨識重要的問題,能克服對私人利益的誘惑。民主的公民可能參加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利益團體,他必須學習如何衡量、平衡與調和所屬利益團體的作為,以他人和社會的整體利益為重。  總之,一個好的民主公民,不僅要具有豐富的知識,而且要能信奉民主的理想,養成民主的態度,此外,更要具備解決問題的技能及參與政治的技巧,要能將知識、信念、態度、技能等綜合運用以處理各項政治、社會事務。如果人人均能涵養上述能力,則民主政治才能持續發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民主公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