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布西,克勞德.阿奇 - 教育百科
德 | |
布 | |
西 | |
, | |
克 | |
勞 | |
德 | |
. | |
阿 | |
奇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Debussy, Claude-A Chille (1862-1918) |
作者: | 李小華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法國作曲家,生於法國聖日曼安雷(Saint-Germain-en-Laye),卒於巴黎。他在巴黎音樂學院隨馬爾蒙泰爾(Marmontel)學鋼琴,隨居羅(E. Guiraud, 1837-1892)學作曲。1885年以清唱劇《浪子》(L`Enfant Prodiques)獲羅馬大獎,前往羅馬進修,但因不滿羅馬之學習環境,1887年返回巴黎,與印象派的畫家及詩人交往。他早期曾受柴科夫斯基(P. Tchaikovsky, 1840-1893)和華格納(R. Wagner, 1813-1883)的影響。1889年他在巴黎世界博覽會中,聽到印尼甘美朗音樂後,引發出實驗新和聲的想法,開始探索和聲的音樂色澤。他大膽地使用全音階作曲,用重疊和弦、七和弦、九和弦及片斷旋律造成一種飄浮不定的和聲色澤。揚棄傳統觀念,獨立發展出講究線型、色彩和感覺變化的印象風格音樂。《夜曲》(Nocturnes, 1897-1899)、《海》(La Mer, 1903-1905)、《幻像》(Images, 1905-1912)是他的代表作品,他只寫了一新歌劇《貝利亞與梅麗桑》(Pelléas et Mélisande, 1893-1902)。雖然在1890年時,劇作家瓦勒瑞(Paul Valéry)和路意斯(Pierre Lou□s)曾有意邀請德布西為他們的舞劇《安菲翁》(Amphion)和《達芬尼與可洛兒》(Daphnis et Chloé)作曲,但並未成功,1910年狄亞格烈夫(S. Diaghilev, 1872-1929)也曾請他為舞劇《面具舞與帕加摩舞》(Masques et Bergamasques)作曲,後亦未實現。他正式與舞蹈家合作的作品是《聖徒西巴斯汀的殉難》(Le Martyre de Saint-Sébastien, 1911),由佛金(M. Fokine, 1880-1942)編舞,伊達.魯賓斯汀(Ida. Rubinstein, 1885-1960)演出,巴可斯特(Léon Bakst)舞台設計。1912年《牧神的午後前奏曲》(Prélude a L`aprés-Midi d`un Faune, 1894)被狄亞格烈夫選為「俄國芭蕾舞團」的舞碼,由尼金斯基(V. Nijinsky, 1889-1950)編舞,首演於巴黎。同年他為加拿大舞蹈家編寫舞劇《甘瑪》(Khamma)的音樂,但一直到1947年該劇才在巴黎喜劇院(Opéra Comique)上演,由艾舍維利(Jean-Jacques Etchévery)編舞 ── 這舞劇是以埃及女祭師的殉身故事為內容,德布西只寫鋼琴譜,由寇克蘭(Charles Koechlin, 1867-1950)配上管弦樂。接《牧神的午後》後,狄亞格烈夫曾計劃把《節日》編成芭蕾,但後來沒有下文。不久德布西接受委託與尼金斯基合作,創作《遊戲》(Jeux, 1913),這齣舞蹈雖不很成功,但音樂被後世分析,發現這是德布西在作曲上另一新的突破 ── 將意象與意象間,自由不著痕跡揉合連接一起,動機隨著樂想流動,極自然地繁殖生長。1913年他和兒童故事插畫家海利(André Hellé)合作,編作兒童芭蕾《玩具盒》(La Boîte â Joujoux)。1914年大戰爆發,《玩具盒》的管弦樂配器部份因而擱耽,直到他去世後才由音樂家卡普萊(André Caplet, 1878-1925)將其完成,1918年由海利上演該芭蕾,1921年波林(Jean Börlin)把它編成「瑞典芭蕾舞團」(Les Ballets Suédois)的舞碼。1914年德布西也接受倫敦 Alhamabra 劇院的委託,寫作芭蕾舞劇《No-ja-li》,但只有草稿留下,並未完成。總而言之,德布西對舞蹈並不是很了解,他對寫作純音樂作品較有興趣,但許多編舞家都被他的音樂吸引,用以編舞,包括:《月光》(Claire de la lune, 1882),編舞貝嘉(M. Béjart, 1977)。《小組曲》(Petite Suite, 1886-1889),編舞李法(S. Lifar, 1960)。《雲,節日,海妖》(Noctures: Nuages, Fêtes, Sirènes, 1897-1899),編舞富勒(Loie Fuller, 1913)、阿胥頓(R. Ashton, 1946)、羅德里格士(A. Rodrigues, 1952)、舒莫其(Schmucki, 1978),基里安(J. Kylian, 1976)等。《世俗舞》(Danse Profane, 1904,編舞瓦洛(N. de Valois, 1930)。《海》(La Mer, 1905),編舞席林(Schilling, 1969)、培堤(R. Petit, 1982)、阿雷斯(O. Araiz, 1982)等。《兒童世界》(Le Coin des Enfants, 1906-1908),編舞柯蘭可(Cranko, 1948)、曼恩(H. Van Manen, 1973)。《豎笛即興曲》(Morceau à Déchiffrer pour le Concours de Clarinette, 1910),編舞曼恩(1984)。《更慢》(La plus que Lento, 1910),編舞貝嘉(1977)。《漢馬》(Khamma, 1911-1912),編舞顧爾特尼和亞蘭(W. L. Courtney、M. Allan, 1912)、蕭而茲(U. Scholz, 1986)。《靜寂之宮》(No-ja-i-le Palais du Silence, 1913- 1914),編舞狄弗略(G de Feure, 1914)。《朦朧》(Brouillards Piano Preludes, 1912- 1913),編舞柯蘭可(1970)。《波斯舞》(Ballet Persans, 1912),編舞杜列(Toulet, 1912)。《弦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 No.2, 1894),編舞波隆德(T. Bolender, 1955)、塞國以歐(R. Sequoio, 1967)。《古銘文》(Antique Epigraphs, 1914) ,編舞但契格(R. Van Dantzig, 1956)、羅賓斯(1984)。《畢尼悌斯的香頌》(Chansons de Bilitis, 1900-1901),編舞固黎(G. Cauley, 1970)。《艾路意小姐》(La Damoiselle élue, 1887-1888),編舞瓦特(E. Walter, 1966)。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德布西,克勞德.阿奇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