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資本 - 教育百科
文 | |
化 | |
資 | |
本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Cultural Capital |
作者: | 譚光鼎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文化資本是指不同社會地位之家庭所擁有的文化資產,不同於商業市場中所使用的經濟資本。經濟資本強調土地、工廠、勞動力、貨幣、資產、收入等物質性因素,而文化資本則是透過家庭和學校教育所獲得的文化資產,它雖然也包括物質性的事物〈如繪畫、古董〉,但它更強調語言習慣、秉賦才能和學位頭銜等非物質的因素。 文化資本的概念係由法國學者波迪爾(A. Bourdieu)所提出。他把社會中各種市場所競爭的資本,區分為四類:經濟資本、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象徵性資本。其中文化資本和經濟資本乃是構成社會階層化的兩個主要原則。文化資本的形式有三種: 1.歸併化的形式:內化於個人心靈且有長期的穩定性,成為一種稟性和才能,並構成個人的行為習慣(habits)(或譯為「生存心態」)。2.客觀化形式:物質性的文化財產,例如:出於名家之手而有一定價值的繪畫、雕塑等藝術品。3.制度化的型式:由合法化的制度所確認的各種名銜、學位等。這三種形式中,與教育機會均等有關的是第一種型式。波迪爾認為,學生的文化資本表現於日常語言行為上,語言資本(linguistic capital)就是文化資本。文化資本的差別,乃是語文詞彙之多寡、語文內涵結構之複雜度、解讀並運用複雜語文結構之能力的差別。語文資本來自家庭文化環境,經由學校教育而發展。上層社會家庭的文化資本比較多,下層社會家庭的文化資本相對較少。而學校的課程、教學、考試測驗工具,其本質都是語文,目的是在教導、評量學生「了解和運用語文的能力」。教育的層次越高,學校的聲望越高,課程內容與教師使用的語文就越學術化和複雜化,學生受淘汰和篩選的機率也越高。因此家庭教育所塑造的習慣,代表學生的「文化資本與教育氣質」,與「學校課程中的文化資本」之差距的大小,將影響學生學業成就的高低。 波迪爾運用文化資本的分析,批判現代化國家教育機會不均等的問題。他的文化再製(Cultural Reproduction)理論強調,文化資本的分配與再製,實際上和社會階級結構的再製相互呼應,而「學校」在這個再製的過程中居於關鍵,也成為爭奪統治地位之壟斷的重要環節。以西方工業化國家為例,著名大學的學員大多來自富有的家庭。這顯示一個人手中握有的文化資本愈多,學歷等級愈高,就在階級鬥爭中愈占有支配的地位。學生的學習成就,只是反映「家庭社經背景」和「文化資本」間的必然關係而已,亦即一再重覆社會階層控制教育機會的事實。擁有較多文化資本的上層社會,就擁有優越的教育獨占權。中下階層或勞工家庭,其貧瘠的文化資本就不利於學校教育和未來的升學機會。因此,當代社會之政治與經濟權力,愈來愈被賦予知識上的合法性。 文化資本的概念主要運用於文化再製理論,用以批判教育制度再製社會階層的不合理現象。但文化資本的觀點也有值得批判之處,因為它過於決定論和化約主義,忽視抗爭、文化的多元性、行動與創造等概念。事實上,文化是一種雙面的、動態的、弔詭的歷程,雖然緊密地依附於社會階級;但在另一方面,也充滿了對立和矛盾,並且不斷經由反省、批判和抗爭而產生文化變遷。因此,文化再製只是片面的現象,文化資本之「質」的差異,也可能造成不同的文化變遷結果。其次,文化資本觀點無法解釋「何以低社經地位學生可以有高的教育成就」,可見文化資本的多寡,並非影響教育成就的唯一因素。文化資本觀點也忽略了經濟因素的影響,個人所選擇的升學路徑,有可能是在考量經濟條件之後所作成的決定,而非全然受文化資本的影嚮。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文化資本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