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科學方法 - 教育百科
ˊ
ˇ
  • 漢語拼音 kē xué fāng fǎ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ē xué fāng fǎ
解釋:
  1. 客觀、有系統且合乎科學精神的步驟方式。
    【例】凡事若能以科學方法處理,則會得到較公平客觀的結果。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科學方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ē xué fāng fǎ
解釋:
應用客觀、有系統、合乎科學精神的步驟來從事研究或解決問題的方法。主要步驟包括觀察、客觀收集資料、提出問題與可否證的假設命題,以實驗、資料分析等回饋測試來解決提問或驗證假說。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科學方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cientific Method
作者: 方永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科學方法通常指進行發現可加以證實的(verifiable)、可傳遞的(transmissible)知識時,所使用的有系統的方法。有時科學方法也可視為一種面對學術研究時的態度或心情,而且指的是一種不偏不倚追求真理的態度。對所有希望證實前人研究成果的人來說,只要限定適當的條件,科學方法應該是可以複製的(replicable)。由於近世自然科學研究的昌盛,嚴格說來,所謂的科學方法,實際應該是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
  強調科學方法重要性的思潮在科學教育實施時,著重在給予學生學得科學過程技能的機會,冀使學生能應用到各個不同且快速進展的科學領域。一九六○和一九七○年代的美國「科學過程取向」(Science-A Process Approach, SAPA),英國的「奈飛爾科學」(Nuffield Science)即是強調科學方法的科學課程。這類的課程以科學活動為主,強調學生親自參與與動手做。然而另有學者認為科學知識與概念才是科學事業中最寶貴的產物,科學教育應重視科學知識與概念的傳授,認為過分強調科學方法,學生將不易學得完整的科學知識與概念。這個「過程對內容」的爭辯一直是科學教育研究的重要議題。
  有關科學方法的討論在科學哲學領域亦是一個重要的議題,在甚麼是科學方法方面,從存在一個唯一的、固定的科學方法步驟,到「甚麼都行」;在科學方法的地位方面,從科學方法是近代科學進步的主因,到科學概念的發展及進步與科學方法毫無關係,各方意見爭辯不休。這些不同的觀點顯示科學方法本身概念的複雜性,亦可提供科學教育課程與安排教學實施的參考。
  有些學者認為科學方法有固定的一套步驟或操作方式,但有些學者則認為科學方法其實並不意味著某些特定的程序與技術,因為科學家們實際上使用的就是不同的技術與方法。大體上,前人所使用的科學方法在細節上容或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下列要項:(1)對所研究問題的清楚認知;(2)能夠形成假設(hypothesis),以表達不同變項(variables)間的關係;(3)基於假設作出謹慎的演繹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以進一步探索問題及其邏輯關聯;(4)蒐集資料,對假設進行經驗性的檢證;(5)針對資料進行量與質的分析;(6)接受、拒斥或修正原有的假設。
  受到十九世紀末葉以來人類科技長足發展的影響,主張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方法論應該統一之「統一科學」(Einheitswissenschaft)的思想抬頭,加上實驗心理學的確立,遂使得相信教育學研究亦應採取與自然科學相同之科學方法的經驗-分析教育科學(empirischanalytische Erziehungswissenschaft)的理念開始抬頭。經驗與分析的教育科學將教育現象與自然現象等量齊觀,認為教育現象也可透過觀察、描述與實驗等不含個人主觀經驗之價值中立的科學方法,尋繹出內蘊的律則。為了追求精確的教育科學研究,經驗與分析教育科學主張所有的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背後都應基於下述假定:(1)教育科學中應建立像自然科學一樣的普遍有效的公設系統(axiomatic system);(2)教育科學研究應獨立於研究者在某一特殊環境所表達的目標與價值之外;(3)人類社會世界是以變項系統方式存在,並可加以拆解分析;(4)知識必須形式化,任何理論的變項須有「操作性意義」,以便於作正確的量度;(5)所有變項均應量化。
  自然科學方法的應用在近幾個世紀以來確實帶給人類莫大的進步,但由於研究對象不同,教育學研究實際上並不如自然科學一樣廣泛地或嚴謹地使用科學方法。因為教育活動的對象是人,教育現象也並非如經驗與分析教育學者所認為的等於自然現象,無論在教育問題或假設的形成上,均不易以量化的方式進行,而且關於教育的實驗活動也不可能如自然科學研究般予以嚴密控制及再三重覆。加上自然科學方法論本身也有一些革命性的變化,隨著當代物理學(如量子物理與相對論)的發展,科學知識已逐漸放棄獨立自存的實在、完全中立的研究方法及知識的平面靜態觀等觀點,而以為研究對象係由研究者意義傾向而構成,主張方法與對象有不可分割的關係。準此,科學方法雖有助於形成關於教育活動之經驗性推論,但過度強調科學方法統一的教育科學研究,將使得教育研究及教育活動無法獲得統整性。因為在過度強調教育科學的法則與預測準確性的同時,教育過程中人的個別性、動態性、歷史性、社會性及教育現象與研究者間的交互關係都將相對地被忽略。此實為主張科學方法的教育學者應加深思之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科學方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