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氏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ㄕˋ
  • 部首外筆畫 0
  • 總筆畫 4
  • 漢語拼音 [一]zhī[二]shì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ㄒㄧㄥˋ˙ㄉㄜㄒㄧˋㄍㄨˇㄉㄞˋㄒㄧㄥˋㄏㄜˊㄕˋㄈㄣㄩㄥˋㄒㄧㄥˋㄅㄧㄠˇㄕˋㄗㄨˊㄏㄠˋㄕˋㄅㄧㄠˇㄕˋㄗˇㄙㄨㄣ˙ㄉㄜㄆㄞˋ
  2. ㄔㄥㄍㄨˇㄉㄞˋㄕˋㄒㄧˊ˙ㄉㄜㄓㄨㄢㄐㄧㄚㄒㄩㄝˊㄍㄨㄢㄖㄨˊ:「ㄒㄧㄥˋㄕˋ」、「ㄕˋㄗㄨˊ」。
  3. ㄔㄥㄒㄩㄝˊㄧㄡˇㄓㄨㄢㄔㄤˊㄑㄧㄝˇㄧㄡˇㄕㄥㄨㄤˋ˙ㄉㄜㄖㄣˊㄖㄨˊ:「ㄌㄠˇㄕˋ」。
  4. ㄓˋㄩˊㄍㄨˇㄉㄞˋㄔㄨㄢˊㄕㄨㄛ˙ㄉㄜㄖㄣˊㄨˋㄔㄠˊㄉㄞˋㄏㄨㄛˋㄍㄨㄛˊㄇㄧㄥˊㄏㄡˋㄖㄨˊ:「ㄕㄣˊㄋㄨㄥˊㄕˋ」、「ㄍㄜˇㄊㄧㄢㄕˋ」。
  5. ㄍㄨˇㄉㄞˋㄧˇㄏㄨㄣㄈㄨˋㄋㄩˇㄔㄤˊㄗㄞˋㄋㄧㄤˊㄐㄧㄚ˙ㄉㄜㄒㄧㄥˋㄏㄡˋㄐㄧㄚㄕㄤˋㄕˋㄖㄨˊ:「ㄓㄤㄕˋ」、「ㄌㄧˇㄕˋ」、「ㄔㄣˊㄨㄤˊㄕˋ」。
注音:
解釋:

2. ㄩㄝˋㄍㄨˇㄉㄞˋ西ㄒㄧㄩˋ˙ㄉㄜㄧˊ˙ㄍㄜㄍㄨㄛˊㄐㄧㄚ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氏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ì
解釋:
  1. 姓的支系。古代姓和氏分用,姓表示族號,氏表示子孫的支派,至漢以後姓、氏混用。
    【例】姓氏、氏族
  2. 古代傳說的人物、國名、朝代等,均繫以氏。
    【例】神農氏、葛天氏、有扈氏
  3. 稱學有專長或有聲望的人。
    【例】春秋左氏傳、段氏說文解字注
  4. 古代稱已婚婦女,常於父姓或夫姓之後繫以氏。
    【例】張氏、王氏、陳林氏
注音:
漢語拼音: zhī
解釋:
  1. →月氏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ì
解釋:
[名]
1.古代巴蜀一帶稱突出而將要崩頹的山崖。《說文解字.氏部》:「氏,巴蜀山名岸脅之旁箸欲落墮者曰氏。」
2.姓的支系。古代姓和氏分用,姓表族號,氏是姓的分支,用以分別子孫的支派,漢以後姓氏則互用不分。
3.古代傳說的人物或國名、朝代等,均繫以氏。如:「伏羲氏」、「神農氏」、「葛天氏」、「有扈氏」。唐.韓愈〈送孟東野序〉:「其下魏晉氏,鳴者不及於古,然亦未嘗絕也。」
4.古代少數民族支系的稱號。如鮮卑族有慕容氏、拓跋氏、宇文氏。
5.稱學有專長或有聲望的人。如:「春秋左氏傳」、「段氏說文解字注」。
6.古代稱呼已婚婦女,常於父姓或夫姓與父姓之後繫氏。如:「張氏」、「王氏」、「陳林氏」、「孫李氏」。
7.古代於官爵名後繫氏以稱呼。如:「師氏」、「太史氏」。漢.許慎〈說文解字序〉:「《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
8.對親屬的尊稱。於親屬稱謂後繫氏。如:「母氏」、「舅氏」、「仲氏」。
9.學術派別。如:「老氏」、「釋氏」。《文選.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妙思六經,逍遙百氏。」
10. 二一四部首之一。
注音:
漢語拼音: zhī
解釋:
參見「月氏」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姓的分支,用來分別子孫的支派。
  2. [[名] ] 古時稱呼婦人,在夫家姓之後加「氏」。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ㄕˋ

1. 古代巴蜀一帶稱突出而將要崩頹之山崖。《說文解字.氏部》:「氏,巴蜀山名岸脅之旁箸欲落墮者曰氏。」

2. 姓的支系。古代姓與氏分用,姓表族號,氏為姓之分支,用以分別子孫之支派,漢以後姓氏則互用不分。《左傳.隱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諸子》:「唯英才特達,則炳曜垂文,騰其姓氏,懸諸日月焉。」

3. 古代傳說中的人物或國名、朝代等,均繫以氏。如:「伏羲氏」、「神農氏」、「有扈氏」。《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不然,何憂之遠也?」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唐.韓愈〈送孟東野序〉:「其下魏晉氏,鳴者不及於古,然亦未嘗絕也。」

4. 古代少數民族支系的稱號。如:鮮卑族有「慕容氏」、「拓跋氏」。《隋書.卷三六.后妃列傳.煬帝蕭皇后》:「及宇文氏之亂,隋軍至聊城。」

5. 古代稱呼已婚婦女,常於父姓或夫姓與父姓之後繫氏。如:「張氏」、「王氏」、「陳林氏」、「孫李氏」。《儀禮.士昏禮》:「祝告,稱婦之姓,曰:『某氏來婦,敢奠嘉菜於皇舅某子。』」《紅樓夢》第四回:「寡母王氏乃現任京營節度使王子騰之妹,與榮國府賈政的夫人王氏,是一母所生的姊妹。」

6. 對親屬的尊稱。於親屬稱謂後繫氏。如:「母氏」、「舅氏」、「仲氏」。《紅樓夢》第三回:「且汝多病,年又極小,上無親母教養,下無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減我顧盼之憂,何反云不往?」

7. 古代於職官名銜之後繫氏。如:「師氏」、「太史氏」。《周禮.地官.司徒》:「師氏:掌以媺詔王。」漢.許慎〈說文解字序〉:「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

8. 稱學有專長或有聲望之人。如:「春秋左氏傳」、「段氏說文解字注」。

9. 對學術派別或宗教的稱呼。如:「老氏」、「釋氏」。《漢書.卷一○○.敘傳下》:「緯六經,綴道綱,總百氏,贊篇章。」三國魏.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妙思六經,逍遙百氏。」

10. 通「是」,此、這。漢.班固《白虎通.卷八.宗族》:「唯氏三族之不虞。」

11. 二一四部首之一。

㈡ㄓ

「月氏」:國名,為西域古國。本居敦煌、祁連間,在今甘肅省中部西境及青海東境之地,漢時為匈奴所破,西走,建都薄羅城,號「大月氏」。後漸強盛,在今印度河流域克什米爾、阿富汗及蔥嶺東西之地,其東留未去者,號「小月氏」,在今甘肅張掖及青海西寧等縣之地。亦稱為「大月支」、「月支」。或讀為ㄖㄡˋ ㄓ ru zhī,ㄖㄨˋ ㄓr zhī。

注音: ㈠ㄕˋ ㈡ㄓ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氏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