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 卩 |
筆畫: | 9 |
部首外筆畫: | 7 |
注音: | ㄑㄩㄝˋ |
解釋: (1)退。如:「退卻」、「卻敵」、「望而卻步」。 (2)推辭、不接受。如:「盛情難卻」、「卻之不恭」。 (3)去、掉。如:「失卻」、「了卻」、「忘卻」、「除卻」。 (4)反、倒。如:「他叫我們一定要準時出席,自己卻遲到了。」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
部首: | 卩 |
部首外筆畫: | 7 |
總筆畫: | 9 |
注音: |
|
解釋:
1. 推辭、拒而不受。
2. 後退。
3. 反倒。
4. 還、再。
5. 掉、去。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部首: | 卩 |
部首外筆畫: | 7 |
總筆畫: | 9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què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部首: | 卩 |
音讀: |
khiok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閩南語辭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