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應帝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俞懿嫻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應帝王〕是(莊子)內七篇中最後一篇,也是莊子的政治與社會哲學。根據郭象的注解,「應帝王」是「無心而任乎自化者,應為帝王也」的意思,也就是說莊子在政治上與老子一樣,主張無為而治,絕聖棄智,認為唯有少私寡欲、隨任自然、垂拱而治的人,才是理想的君主。〔應帝王〕通篇約可作七部分,均在闡述「無為去知」的道理,簡要說明如下。
  第一部分是則寓言,說齧缺問王倪,四問四不知;齧缺因而悟得「去知」(絕聖棄知)的道理,高興地告訴蒲衣子(傳說堯時賢人,八歲時舜讓國而不受)。蒲衣子則進而告訴他泯除人我界限的道理,虞舜好以仁義號召人心,雖然得到民心,卻仍有人我之辨;太昊伏羲氏任人稱牛稱馬,不以為意,「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於非人」,也就是說無己無私的知識才信實(情者實也),這樣的德行才真賢,而且沒有人我之辨。
  第二部分也是寓言,狂接輿批評君王以身作則、建立制度的作法,是「涉海鑿河,使蚊負山」;指出人為能力有限,不如減少干預,隨任自然而治。
  第三部分仍是寓言,天根問無名人(取聖人無名之意)治天下的道理,無名人先以逍遙自由的出世精神,與煩擾治天下的入世事業做一番對比,再提出理想的治道是:「遊心于淡、合氣于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意思是說要能涵養精神,使心靈達到沖虛無為的境界,凡事順其自然,沒有私心,便可平治天下。
  第四則寓言中,老聃說明所謂的「明王之治」、「功蓋天下而不似自己,化貸萬物而民弗恃,有莫舉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測而遊于無有者也。」明王的功績雖然廣被天下,卻看不出是他的作為;澤化及於萬物,人民卻以為對他無所依恃;使萬物各得其宜,自己卻逍遙物外,寄懷於無心作為的境界。
  第五則寓言,以壺子對神巫季咸示四相的故事,比喻道體沖虛,深不可測。神巫季咸善於相面,壺子先現示「地文」(寂然不動)之相,杜絕生機,季咸以為他將不久於世;再示「天壤」(動而不寂)之相,又現生機,季咸以為他的痛可以痊癒,又有生望;再示「太沖莫勝」(心思淡泊)之相,平衡生機,令季咸無法捉摸;最後現示「未始出於吾宗」(無始道本)之相,使季咸落荒而逃。
  第六部分在總論通篇主旨:「無為名尸,無為謀府,無為事任,無為知主」,也就是說為政之道,在於無為;不求名聲,不做名譽的尸主;不為己謀,不做謀略的府庫;不要干預多事,不攬事負擔;不要自作聰明,不做知識的主人。要作到無為境界,必須涵養心性,「至人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得道的人心若明鏡,妍媸自照,不送不迎,隨物顯影,不留痕跡,所以能承受外物,不受損傷。
  第七部分莊子再以「一竅不通」(參見「儵忽報渾沌」)的寓言,說明絕望去知的道理。人有耳目口鼻等七竅,借以滿足需欲,追求知識。同時七竅也是煩惱智巧的根源,如果「一竅不通」,塞耳閉目,絕欲去知,可使人心常保純真質樸,如果七竅皆通,則人心腐敗,難免於禍亂敗亡。
  總結以上所說,〔應帝王〕主要在闡明無為而治、絕聖棄智的道理。莊子在政治哲學上的立場,可說與老子一致,認為人們處於自然素樸的狀態,不受政府干擾,是最理想的社會體制;為政者為而不有,無私無欲,也是至為緊要的施政態度。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應帝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