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梢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ㄕㄨˋㄇㄨˋ˙ㄉㄜㄇㄛˋㄉㄨㄢㄖㄨˊ:「ㄕㄨˋㄕㄠ」。
  2. ㄈㄢˋㄓˇㄇㄛˋㄨㄟˇㄖㄨˊ:「ㄇㄟˊㄕㄠ」、「ㄧㄢˇㄕㄠ」、「ㄇㄛˋㄕㄠ」。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梢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āo
解釋:
  1. 樹枝的末端。
    【例】樹梢、柳梢
  2. 事物的末端。
    【例】眉梢、髮梢、船梢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āo
解釋:
[名]
1.樹枝的末端。如:「樹梢」、「柳梢」。
2.事物或時間的末尾。如:「眉梢」、「髮梢」。宋.楊萬里〈月下杲飲〉詩七首之三:「一年過暑一番愁,六月梢時七月頭。」
3.小木柴。《淮南子.兵略》:「曳梢肆柴,揚塵起堨,所以營其目者。」
4.竿子。《漢書.卷二二.禮樂志》:「飾玉梢以舞歌,體招搖若永望。」
5.旌旗上的飄帶。通「旓」。《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上》:「揚左纛,被雲梢。」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au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質地不密實,容易脆裂。
  2. [[形] ] 形容聲音沙啞。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