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含 - 教育百科
ˊ
播放
ˇ
部 + 4 畫 = 7 hán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銜在嘴裡、不完全表露。如:「含著一口飯」、「含住體溫計」。
  2. 裡面藏著、存在著。如:「含有水分」、「含意深遠」。
  3. 隱帶著。如:「含淚」、「含笑」、「含怒」、「含恨而終」、「含情脈脈」、「含羞帶怯」。
  4. 含糊:①言語不明確。如:「含糊其詞」。②做事不澈底,馬馬虎虎。如:「他辦起事來有板有眼,可一點也不含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含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án
解釋:
  1. 東西放在嘴裡,不吐出也不吞下。
    【例】這種藥片是用口含的。 ◎
  2. 裡面藏著,存在著。
    【例】含水分、含養分、含苞待放
  3. 包容、容納。
    【例】包含、含意深遠
  4. 懷著。
    【例】含羞帶怯、含情脈脈
  5. 忍受、忍耐。
    【例】茹苦含辛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án
解釋:
[動]
1.東西銜在嘴裡,不吐出也不吞下。如:「含著藥片。」漢.劉熙《釋名.釋飲食》:「含,合也,合口亭之也。」《史記.卷十三.三代世表》:「有燕銜卵墮之,契母得,故含之,誤吞之,即生契。」
2.裡面藏著,存在著。如:「含水分」、「含養分」、「含苞待放」。《文選.宋玉.登徒子好色賦》:「此郊之姝,華色含光,體美容冶,不待飾裝。」
3.包容、容納。如:「包含」。《易經.坤卦.文言曰》:「後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唐.杜甫〈絕句四首〉之三:「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4.懷著。如:「含怒」、「含恨」、「含羞帶怯」、「含情脈脈」。唐.沈佺期〈古意呈補闕喬知之〉詩:「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5.忍受、忍耐。如:「茹苦含辛」。宋.胡銓〈戊午上高宗封事〉:「含垢忍恥,與天下而臣之,甘心焉。」
注音:
漢語拼音: hàn
解釋:
[名]
古代喪禮中,置入亡者口中的物品,種類依其身分階級而有別。通「琀」。《公羊傳.文公五年》:「含者何?口實也。」漢.何休.解詁:「緣生以事死,不忍虛其口。天子以珠,諸侯以玉,大夫以碧,士以貝,春秋之制也。」《戰國策.趙策三》:「鄒、魯之臣,生不得事養,死則不得飯含。」《廣韻.去聲.勘韻》:「琀,送死口中玉。亦作含。」
[動]
古代喪葬禮俗,以珠玉或米貝放入亡者口中,稱為「含」。《左傳.襄公十九年》:「二月甲寅,(荀偃)卒,而視,不可含。」《禮記.檀弓下》:「邾婁考公之喪,徐君使容居來弔,含。」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相關資料連結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âm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把東西放在嘴巴裡面。
    例如:糖仔含佇喙內。Thn̂g-á kâm tī tshuì-lāi. (糖果含在嘴裡。)
音讀: kân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兼有、包含、連帶。
    例如:這味有含佇內底。Tsit bī ū kânn tī lāi-té. (這個成分包含在裡面。);痰含血 thâm kânn hueh(痰中帶血)。
  2. [動] 帶著、帶在身邊。
    例如:一个死翁的查某人閣含兩个囡仔,日子無好過。Tsi̍t ê sí ang ê tsa-bóo-lâng koh kânn nn̄g ê gín-á, ji̍t-tsí bô hó kuè. (一個老公去世的女子還帶兩個小孩,日子不好過。)
音讀: hâm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