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洞穴寓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llegory of the Cave
作者: 林永喜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洞穴寓言是柏拉圖(Plato)為了說明其認識論的學理,在所著的〔共和國〕一書裡第七卷詳述好智者求真知的歷程。柏拉圖認為由低層次感官認知提升到高層次理智認知,是知識論上必經的歷程。這個歷程並不像進化的連續歷程,而是一系列轉換,從不適當轉換到適當的認知狀態。
  柏拉圖假設有一個洞穴,有向光的出口,洞穴中有一群人,他們的腿和頸子從兒童時期就被鎖著,面向洞穴的內壁,以致從未見過陽光。他們如同罪犯被關在洞穴裡。在他們背後的上端有個洞口,他們的後上方不遠處有堆火,火與囚犯之間有一條高起的路,沿著路邊有矮牆,牆邊有人帶著各種東西經過,也有動物或其他物體過往。洞內被鎖住的囚犯,不能從正面看到過往的人或物,只能從所面對的牆壁看到人或物,越過屏幕似的短牆投射在牆壁上若隱若現的影子。
  柏拉圖所說被關在洞穴裡的這些人即指大部分的人。他們一生都停留在幻象的知覺狀態,所看見的是真實界的影子,所聽到的是真理的回響。他們對世界的觀點並不確切。因為被他們的激情與偏見所扭曲,被別人用語言和修辭表達給他們的激情與偏見所感染。他們雖然已是成人,卻並不比兒童知道的多,他們把所有成人所犯的固執與倔強緊附於已經扭曲的觀點上,並且自以為是,因此也不想逃離他們的拘禁處。縱然有一天他們突然被釋放,讓他們去目睹真實世界,見到陽光,但因他們已習慣於習染很深的幻影,反而無法接受真實界的事物與眩目的陽光,仍然認為幻影世界的影子比真實世界的事物更具真善美。
  假使一個囚徒,想盡辦法逃出洞穴,開始習慣陽光的照射,從陽光的照射下去認識先前所見到幻影的真實物體,逐漸體會影子與真實物體的差別,這人便算進入求真知的途徑。若能逐漸拋棄在洞穴裡所感染到的幻影、激情與偏見,若能從陽光照耀的世界裡很清楚地了解事物,便可進入智慧的實在世界,若更積極努力去體悟了解陽光,達到真知,便算進入了柏拉圖所認為的至真、至善與至美的理型世界。
  柏拉圖又說,假使一個從洞穴裡逃出來的囚徒,認知層次經過奮鬥努力而達到理型境界,回頭去想拯救被關在洞穴裡那群人時,但是他已看不清洞穴裡的一切,因為洞穴裡太黑暗,只能看到幻影,洞穴裡的囚徒又已感染自以為是的幻影極深,不但不會接受這位熱心拯救他們的好智者,甚至會將他抓住處死。這也用來影射蘇格拉底(Socrates)被處死的原因。柏拉圖認為這種認知晉升的進步歷程,既非繼續亦非自動,而是要靠努力與心理修養才能達成,所以柏拉圖認為教育對培養人們進升到理型層次占著很重要的地位。因為良好的教育可以及時培養受教育者,逐步了解永恆的和絕對的真理及價值,避免生活在激情與偏見的膚淺及錯誤的幻影中。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洞穴寓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