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中體西用 - 教育百科
西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程運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中體西用」乃清末中、西學論辯中「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主張。
  首先提出此一主張者,實為薛福成。他指出:「道德之蘊,忠孝之懷,詩書之味,此其體也;達時務之英才,研精器之通才,練習水陸之將才,聯絡中外之譯才,此其用也。」其後孫家鼐於光緒二十二年(1896)也提出此一主張。他強調「中國五千年來,聖神相繼,政教昌明,決不能如日本之舍已芸人,盡棄其學而學西法。」因而主張中國創立學堂,應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中學有未備者,以西學補之;中學有失傳者,以西學還之。」以此,總理事務衙門於訂定〔京師大學堂章程〕中,乃明白指出:「近年各省所設學堂,雖名為中西兼學,實則有西而無中,且有西文而無西學。……各省學堂,以洋務為主義,即以中學為具文。」強調「東西各國,無論何等學堂,斷未有盡舍本國之學,而能講他國之學者;亦未有絕不通本國之學,而能通他國之學者。中國學人之大弊,治中學者則絕口不言西學;治西學者亦絕口不言中學,此兩學所以終不能合,徒互相詬病,若水火不相入也。」故於〔京師大學堂章程〕中規定:「中學,體也;西學,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體用不備,安能成才。」
  光緒二十四年(1898),張之洞發表〔勸學篇〕,大力闡揚「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當時維新派提倡「西學」反對「中學」,而守舊派則反對「西學」,固守「中學」。張之洞認為「舊者因噎廢食,新者歧多而亡羊;舊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不知通,則無應敵制變之本;不知本,則有菲薄名教之心。」因此主張,只有「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才是不偏不倚的正確思想。張之洞認為「中學治身心,西學應世事,。又說:「今日學者,必先通經以明我中國先聖先師立教之旨,若史以識我中國歷史之治亂、九州之風土,涉獵子集以通我中國之學術文章,然後擇西學之可以補吾闕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吾疾者取之,斯有其益而無其害。」若只講「西學」,而「不先以中學固其根底,端其識趣,則強者為亂首,弱者為人奴,其禍更烈於不通西學者矣」。
  中體西用的思想,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中學為主,西學為輔,中學為本,西學為末。當時嚴復就反對此一思想;他認為「中學有中學之體用,西學有西學之體用,分之則兩立,合之則兩亡」,勉強拼湊在一起,結果兩者都學不好。他又說:「增其新,而未嘗一言變舊」,「不特無益於時,然大累於世」。
  「中體西用」思想是中國近代史上一種重要的教育思潮,所走的是折衷的道路。在晚清時代,對反對維新派的教育改革和抵制西方傳教士的全盤西化上,都起過某種程度的作用。此一思潮,不但使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倫理等都受到相當程度的影響,且對清末文化政策的修訂,學制的制定,教學內容的改革,以及留學教育的發展等,也都產生了一些效果。在某種意義上,此一主張看到了中西文化的可融性、共同性、特殊性,把中國舊文化作為此一主體建築的骨架,而把西方新文化作為這一建築的可利用材料,企圖通過教育手段完成此一中西合璧的工程,既表現了某種程度的進步性,但也呈顯了阻礙社會進步的矛盾性。
  五四運動以後,中體西用的思想,還是不絕如縷地在發揮作用。直到今天,仍然以不同的方式影響著人們對現代教育的認識和對不同文化的理解。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中體西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