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正名 - 教育百科
ˋ
ˊ
  • 漢語拼音 zhèng mí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èng míng
解釋:
  1. 辨正名義,使名實相符。
    【例】正名審分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正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èng míng
解釋:
1.辨正名義,使名實相符。《論語.子路》:「子曰:『必也正名乎!』」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銘箴》:「故銘者,名也,觀器必也正名,審用貴乎盛德。」
2.官吏中的正職,不同於副職或臨時代理。《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六出》:「自家姓朱,名傑,見在充本府正名司吏。」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正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方永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正名」語出〔論語.子路篇〕,所指的是一個人的身分或地位,要和行為或作為相符合。原文是:「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由這段對話,可以了解孔子認為「為政」的第一步在於「正名」。「正名」的意義,從〔顏淵篇〕:「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來對照,即是「端正名分」,在實際上便是君主的表現要符合君主的身分和職責,臣子的表現要符合臣子的身分和職責,其餘可依此類推。在周朝社會中,任何人在政治或家庭中都各有他自己的身分和地位,也就是名分;其中相對的如君臣、父子等。孔子認為當時天下大亂的原因即在於「名位混淆」與「名實不符」;不是逾越了在政治社會結構中應有的名位,便是未能盡到在政治社會結構中的本分功能。孔子認為如果名分不能端正,則其他一切的政治措施都將無所依歸,所以說:「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便是說天子失去了應有的職責,諸侯逾越了本身原有的職分。天下有道或無道,視名實是否相符,即可知道。
  這種「正名」的觀念,到了荀子時有了進一步的發揮;荀子所說的「名」,除了具有道德上的意義,也具有知識上的意義。荀子認為所謂的「名」就是事物的名稱,這些「名」的起源是來自於「約定俗成」,荀子在〔正名篇〕中說:「散名之加於萬物者,則從諸夏之成俗曲期;遠方異俗之鄉,則因之而為通。」「名」的作用是「名定而實辨,道行而志通」,正確的名稱確立後,才能分辨客觀事物;一方面使人們的思想得以交流,一方面則使政治原則能夠貫徹,達到「明貴賤」、「辨同異」與「率民而一」的目的。
  除了道德方面的意義外,荀子也從知識形成的過程來看「名」,認為「名」是來自於「天官」,並「徵之於心」,如〔正名篇〕說:「凡同類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其約名以相期也。」即是說人們的感官對於事物的感覺印象相同,因此透過比喻,就可以理解。荀子認為事物之名可分為兩類,即:「共名」與「別名」,即是把有相同特質的歸為一類;把完全不同的另列一類,有分類學的意味。並又從「名實」問題探討了概念分類和判斷、推理等意義,見出我國形式邏輯學的跡象。
  總之,孔子所講的「正名」主要是「正名分」,是屬於政治與道德的層面;荀子則將「正名」的觀念擴充到知識方面。不過荀子的「正名」還是包括道德意義,認為「用名以亂名」、「用實以亂名」與「用名以亂實」等知識上的混亂,均會造成道德上的「邪說辟言之離正道而擅作」,為「道德離不開知識」的觀念作了注腳。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正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臺灣台語 戶口名正名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