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陣頭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zhèn tóu |
解釋:
民俗節慶時,參加表演的業餘樂團或遊藝團體。如臺灣地區廟會時迎神行列中的南管、北管、宋江陣、車鼓弄等。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陣頭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每年的農曆三月19日到23日,有一系列「迎媽祖」的祭典活動,其中三月19、20日,為媽祖出巡遶境日。源自於清朝康熙年間,樹璧和尚於3月19日從湄州朝天閣奉請媽祖神像,登陸笨港(北港舊地名),信眾立祠奉祀,此後香火日益鼎盛(黃丁盛1994:60)。並每年回湄州謁祖,於三月19日回抵北港,並舉行盛大慶典。後來雖因日人統治而中斷此行,但媽祖的遶境活動就此延續下來,並擴大成兩日。 每年這兩天,北港地區湧進大批人潮,各式各樣的陣頭、藝閣以及鞭炮,構成一幅「鬥鬧熱」的慶典景觀。在鑼鼓喧天中,遶境隊伍浩浩蕩蕩的展開。由路關牌、大燈及開路鼓等帶頭出發,接著是文武陣頭,以及哨角、執事團、鑾駕儀仗隊、神童團、神明會等聖駕陣。媽祖遶境的行程,兩天上午各以「南巡」(笨南港一帶)、「北巡」(新街一帶)為主,下午及晚上則繞巡北港鎮內的街道;整個遶境隊伍可以綿延好幾公里,而這兩天的北港,也宛如不夜城,熱鬧滾滾。 |
|
知識 1: 其他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陣頭 | |
功能用途: | 祭祀 |
學域-大分類: | 人類-台灣漢人民間信仰 |
文化區: | 台灣 |
族群: | 漢﹝Han﹞ |
紀錄類別: | 台灣漢人民間信仰知識單元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李豐楙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陣頭是民間慶典中的遊藝活動。臺灣民間的神誕、節慶及較重大的寺廟祭典,都沿襲中國社會中的迎神賽會傳統,由聚落內的民眾自行組織民藝表演的團體,排演出各種民俗技藝,在繞境遊行或廟埕廣場競相表演。這類民藝表演有文有武:文陣多以化裝、演唱為主,如藝閣即由孩童扮演傳統中的人物,天子門生陣由南管樂手組成、或化裝為老婦的婆姊陣,大抵文陣多由孩童及年長者所演;而武陣則由年輕力壯者所組成,使用各種道具作較劇烈的表演,如舞獅的獅陣、舞龍的龍陣及融合武術的宋江陣,均需有拳術的基本訓練;與鑼鼓有關的則有跳鼓陣、車鼓陣,前者人數較多、陣勢變化較大;後者則以兩小(小丑、小旦)為主,另加副旦,所持的則以四塊(四寶)及四串巾為道具,已不用鼓,適合於年輕女性或學童。化裝遊行的藝陣還有踩高蹺所組成的「高蹺陣」,或是扮演「二十四家司」,前者可依民間傳統來扮演並作表演,後者則扮為城隍廟前的判官,都是人數較多的陣頭。而宗教性藝陣則有八家將、十家將等,乃傳自福州白龍庵的陣法,一般多由王爺廟、城隍廟所出,用以押拿邪煞。而臺灣的農村中也流行一些農耕性藝陣,如牛犁陣、鬥牛陣等 ,前者又稱「駛犁歌」或「牛犁歌」,原是模仿農耕的動作,屬於豐饒性質的民藝。此外如布馬陣既同表演狀元遊街,祈求福祥;也可演出瘋老爹、騎驢探親等逗趣動作。這些民間陣頭的成立,大多與當地宮廟的廟會祭典有關,在參加節慶時可以比賽(拚陣)、休閒及健身,也因而達到宣揚並保存民俗技藝的機能。不過它原本所具有的驅除逐祟或祈福還願功能,至今仍保存在八家將、五靈聖將或牛犁歌等陣頭中,這是與暗訪繞境、驅送瘟鬼或農耕儀禮有密切的關係。但是從陣頭的傳承,組織及彼此間的交往關係,仍然可以發現至今尚保有諸多功能:諸如凝聚聚落內的民眾、與其他聚落或團體的交往,休閒娛樂的方式,並且是民俗技藝的教育。由於陣頭與寺廟所聯結的關係,從傳統到現代都擔負了諸多社會文化功能,故近年來在注重鄉土教育的形勢下:已逐漸有一部分被學校所接納,而獲致了民藝薪傳的成果,使得民間的陣頭得到了轉化的機會。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陣頭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tīn-thâu
|
解釋:
|
|
同義詞: | 子弟班、子弟團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陣頭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