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樽俎折衝 - 教育百科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釋義: 猶「折衝尊俎」。見「折衝尊俎」條。01.宋.張元幹〈代上折樞彥質生朝〉詩二首之一:「天扶王室挺生申,瑞啟中興社稷臣,樽俎折衝常自任,廟堂康濟更何人?」 |
|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折衝尊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晏子春秋.內篇.雜上》中有一則關於晏子在酒宴上運用智慧制敵取勝的事:晉平公想要攻打齊國,先派遣范昭到齊國去觀察其政局。齊景公設宴款待范昭,席間范昭要求用齊景公使用過的酒具斟酒。飲酒過後,晏子請人更換酒具。接著,范昭假裝酒醉,要求樂官為他演奏成周的樂曲,但被樂官拒絕。晏子撤換酒具的舉動,在暗示范昭的無禮行為,而樂官的拒絕,則是因為只有君主才能演奏成周的樂曲,但范昭只是一位臣子,根本就不可以使用天子的樂曲。范昭想要試探齊國君臣的反應,以及冒犯他們的禮儀,但都被晏子和樂官給識破了,所以范昭回國向晉平公說明過程,並告訴他不可以攻打齊國。後來孔子聽到了這件事,就說:「晏子在宴席之間,運用了智慧就制退敵人於千里之外,真是高明!而樂官也參與協助了這件事情。」後來「折衝尊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在酒宴談判間,不以武力制敵取勝。在《戰國策.齊策五》中蘇秦遊說齊閔王時,也提到攻戰的主要方法並不是用兵,千丈高的城池,可以在宴席之間攻拔;百尺的陷陣戰車,也可以在臥席之上摧毀。意思和《晏子春秋》是一樣的,都在說明不需動用一兵一卒,在杯酒之間,就可以挫退敵人。
|
|
典源: 此處所列為「折衝尊俎」之典源,提供參考。 #《晏子春秋.內篇.雜上》(1)晉平公欲伐齊,使范昭往觀焉。……景公謂晏子曰:「晉,大國也。使人來將觀吾政,今子怒大國之使者,將奈何?」晏子曰:「夫范昭之為人也,非陋而不知禮也,且欲試吾君臣,故絕之也。」景公謂太師曰:「子何以不為客調成周之樂乎?」太師對曰:「夫成周之樂,天子之樂也。調之,必人主舞之。今范昭人臣,欲舞天子之樂,臣故不為也。」范昭歸,以報平公曰:「齊未可伐也。臣欲試其君,而晏子識之;臣欲犯其樂,而太師知之。」于是輟伐齊謀。仲尼(2)聞之,曰:「善哉!不出尊俎(3)之間,而折衝(4)于千里之外,晏子(5)之謂也,而太師其與(6)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戰國策.齊策五》。 (2) 仲尼:孔子(西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 (3) 尊俎: 古代盛酒食的器具,泛指宴飲、宴席。俎,音ㄗㄨˇ,古代祭祀時,用來盛祭品的禮器。 (4) 折衝:打退敵人攻城的戰車。指拒敵取勝。 (5) 晏子:晏嬰(?∼西元前500),字仲,春秋齊人。歷事靈公、莊公,相齊景公。尚儉力行,為當時名臣。諡平,史稱為「晏平仲」,後人稱為「晏子」。 (6) 與:音ㄩˋ,參與。〔參考資料〕 《戰國策.齊策五》蘇秦說齊閔王曰:「臣之所聞,攻戰之道非師者,雖有百萬之軍,比之堂上;雖有闔閭、吳起之將,禽之戶內;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間;百尺之衝,折之衽席之上,故鍾鼓竽瑟之音不絕,地可廣而欲可成;和樂倡優侏儒之笑不之,諸侯可同日而致也。……故曰衛鞅之始與秦王計也,謀約不下席,言於尊俎之間,謀成於堂上,而魏將以禽於齊矣;衝櫓未施,而西河之外入於秦矣。此臣之所謂比之堂上,禽將戶內,拔城於尊俎之間,折衝席上者也。」 |
|
書證:
01.宋.張元幹〈代上折樞彥質生朝〉詩二首之一:「天扶王室挺生申,瑞啟中興社稷臣,樽俎折衝常自任,廟堂康濟更何人?」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_樽俎折衝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