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領導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lǐng dǎo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領導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lǐng dǎo |
解釋:
1.統領引導。如:「這戰爭在李將軍的英明領導下,獲得最後勝利。」 2.指領袖人物。如:「他是我們的領導。」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領導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Leadership |
作者: | 黃昆輝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領導」是指領導者在組織的情境裡,藉著發揮影響力,來糾合成員意志,利用團體智慧,激發並導引成員的心力,從而達成組織目標的歷程。此定義涵蓋下列五個重要概念: 1.領導的情境,是要在團體或組織中才能產生的。因此,在個人獨處的情境裡,應無領導現象的存在。 2.領導的作用,係在發揮影響力,而影響力不只是來自官方職位之「授予的權威」(vested authority),而且更須出自個人聲望的「信賴的權威」(entrusted authority)。 3.領導的本質,係指領導者藉著影響力來激勵成員,使成員群策群力,共赴事功。須知一個事業,往往不是靠領導者的單獨力量,而是要靠全體成員的同心協力才能完成。 4.領導的靈魂,係指組織所設定的目標或方向,更具體的說,就是組織所應致力達成的任務。理想上,這個目標或方向應該能夠反映出領導者和成員所共享的價值、抱負、希望和理想。 5.領導的表象,係指領導者在領導歷程中所表現的種種行為,而此等行為之背後當然有其個人動機與目的。然而就一個成功的領導者而言,其固然會追求個人需要和目的之滿足,但是其不會因此而忽視了對組織的責任和對成員的奉獻和服務。 從上所述可知,領導的情境,不是在大型組織中進行,就是在小型團體(或單位)中實施。領導的功能,就大型組織而言,一方面須能維持內部的安定和諧,使系統的運作得以正常進行;另方面亦須注重倡導的作為,使組織不斷的發展進步,以適應外部周遭環境的變遷。至於就小型團體的領導功能而言,領導者如能使每一位成員皆能熱心工作,並留心工作的品質,則將有助於組織內部維持功能之達成;同樣的,領導者如能帶領團體隨時注意有關環境的訊息資料,並適時作成確當的決定,則將有助於組織外部適應功能之實踐。 行政領導理論的歷史發展,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是非科學實徵性的研究,論者僅提出若干領導的理念,並無科學實徵考驗;第二是科學實徵性的研究,論者皆提出概念、構念、命題及假設,再以實際調查所得資料加以驗證。至於後一階段的發展,則可以進一步分成四個時期:(1)特質研究時期(trait period);約自一九一○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強調領導者的個人屬性;(2)行為研究時期(behavior period):約從第二次大戰到一九六○年代,強調領導者在職務上的實際作為;(3)權變研究時期(contingency period):起於一九六○年代,強調領導特質或行為宜配合領導情境,才能發揮領導的效果;(4)新興研究時期(emerging period):起於一九七○年代末期,開始有許多新出現的領導理論,如「領導替代理論」、「魅力領導理論」、「轉型領導理論」等,用於補充、修正或取代「權變領導」的內涵。 行政領導不僅是一門科學,它更是一種藝術。做為一位領導的藝術家,必須根據個人的直覺和經驗,靈活運用領導原理與原則,才能圓滿達成領導任務。就此,謝文全曾綜合領導理論各時期的觀點,提出下列領導基本原則供參酌:(1)有目標意識並依行政三聯制來達成目標;(2)能知人善任;(3)注意激勵成員的士氣;(4)在依法行事的基礎上以才德服人;(5)兼顧組織目標達成及成員需要的滿足;(6)了解並善用非正式組織;(7)在尊重人性的基礎上酌情權變;(8)具有並發揮成功領導者的特質;(9)善用溝通以協調成員的看法和行動。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