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還原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huán yuán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án yuán
解釋:
  1. 一種使化合物回復為原質或原物的作用。指在一個化學反應中,可使原子獲得電子的現象。而在任何一個化學反應系中,有一物被氧化,同時應有另一物被還原。
    【例】常用來做感光材料的溴化銀,經陽光照射後會導致銀離子還原,而逐漸變黑。
  2. 在數學式演算完後,再按原運算順序作一次逆運算,則可回復原數學式,稱為「還原」。由還原可以驗證運算的正確與否。
    【例】這個式子已經還原過了,答案應該沒錯。
  3. 恢復事物原來的樣子或位置。
    【例】取用書架上的圖書後,敬請還原。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還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án yuán
解釋:
1.指在化學反應中,物質獲得電子的現象。而在任何一個化學反應中,有一物質被還原,則同時應有另一物質被氧化。
2.在數學式演算完後,再按原運算順序作一次逆運算,則可回復原數學式。由還原可以驗證運算的正確與否。
3.恢復事物原來的樣子或位置。如:「取用圖書,敬請還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還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eduction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狹義的定義指的是從化合物中去除氧。如氧化鐵被碳還原成鐵金屬,即:
  FeO+C→Fe+CO
  廣義地講,是原子在反應中得到電子而使氧化價數減少的現象。如在沼澤水中的硫酸鹽受厭氧細菌作用被有機物還原成硫化氫,使得硫原子由正六價(SO42-)變為負二價(H2S),亦即在反應中每個硫原子獲得了八個電子。又如農藥中的硝基(NO)被還原為胺基(NH3-),在微生物的硫代化合物作用下,醌還原為酚等。(參見『氧化』、『氧化還原反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還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Back to Normal
作者: 曾瑞媛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拉邦舞譜符號。還原記號使用在軀幹、身體某部位傾斜(Tilt)、扭轉(Twist)或移動(Shift)等動作需要回復到原來的狀態。若還原記號單獨使用,所代表的時間與動作符號所代表之時間是等量,如還原的記號與持續線(Duration Line)一同使用時,持續線的長短,代表身體動作還原過程之時間和持續線所代表的時間相等。
參照:
Ann Hutchinson《Labanotation: The System of Analyzing and Recording Movement》1977.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還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Reduction
作者: 劉貴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還原是德國哲學家胡塞爾(Edmund Husserl, 1859~1938)現象學(Phenomenology)所強調的描述現象的基本方法。現象學的還原方法,概括而言,不外「存而不論」(Epoche)、「本質還原」(Eidetic Reduction)、「先驗還原」(Trancendental Reduction)。現象學的存而不論是現象學的本質還原和先驗還原兩種方法的必要媒介或必備條件,彼此密不可分。
  「存而不論」是指在未獲得確證之前,把傳統中的一切都放入括弧裡,不去利用它,也不去否定它。「存而不論」有兩種:一為「歷史的存而不論」,一為「存在的存而不論」。前者是否定一切傳統知識的方法,胡塞爾認為前人留下來的所有知識都不可靠,我們不應該受到傳統知識的影響,所以就用「存而不論」的方法把它們全部封存於括弧內,擱置起來,不予考慮。後者是否定唯物論的方法,胡塞爾以為肯定脫離意識之外而獨立存在的物質世界,是一種缺乏根據的觀點;正確的態度是既不輕率肯定或否定它的存在,也不懷疑它的存在,而是將它們用括號封存起來,不予討論。通過這兩種存而不論的方法,傳統的間接知識,以及有關外在世界的直接知識,完全都被清除掉了,剩下的只是「純粹意識」(reines Bewusstsein)或「純粹自我」(das reine Ich)。
  「本質還原」是指把握意識活動的普遍的和不變的結構,而要把握這種本質的手段乃是本質的直觀,亦即在直觀過程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多樣性中保持不變的那種事物上。換句話說,就是從變動不居的「意識流」中去掌握其常住不變的內在「本質」和內在「結構」,即所謂「純粹觀念」或「純粹邏輯」。「本質還原」就是要把遷流變化的現象還原為永恆的「純粹觀念」或「結構」,以便掌握其穩定的「本質」。
  「先驗還原」可以為回復先驗主體的方法。就否定的意義而言,還原是對某些事物的排除;就肯定的意義而言,還原是向某種事物集中,是保留某些事物,這些被保留下來、剩餘下來的事物,胡塞爾稱之為「現象學剩餘」(Phänomenologisch Residuum)或「存而不論剩餘」(Residuum der Reduktion)。所謂「現象學剩餘」是指還原之後所剩下來的純粹意識領域,包括:自我、我思、我思對象;胡塞爾有時也把它說成是:先驗自我、意向性、意識對象。先驗的自我是純粹意識內部最本質的結構,又是純粹意識構成作用的原因,所以它是本體論上的優先存在。意向性是先驗自我的屬性,就是意識朝向某一目標的指向性。自我意識所意指之物,即是某種意向之物。自我意識從各方面意向(朝向)某一事物,某一事物即成為自我意識的對象,宇宙事物也都是自我意識所創造出來的產品。胡塞爾認為先驗自我賦予現實世界意義,還可以通過意向性,在純粹意識領域內建構現實的具體事物;而意識對象的存在,也為先驗自我的意向作用提供了一個被創造的客體。
  還原可以說是「回歸事物本質」,沒有任何的成見或假設,而讓事物赤裸地呈現出來;是一種把物質世界導向純粹自我意識的方法。胡塞爾認為透過現象學的還原方法,人的認知才能理解純粹的自我意識及其內在的純粹觀念系統,從而獲得永恆不變的真理。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還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對應華語: 還原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還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臺灣客語 還原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