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生物主義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iologismus
作者: 楊深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生物主義是指用生物的概念或生物學的基本原理來解釋人類的各類物質、能力以及知識獲得與人格形成的哲學思想和教育學說。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的生命哲學就帶有生物主義的色彩,其早期作品〔悲劇之誕生〕(Die Geburt der Tragödie)就以希臘神話中的阿波羅(Apollo)和戴奧尼修斯(Dionysus)來代表兩種不同的生命精神:前者代表了訴諸理性之理智凝練,後者則為訴諸本能之激情昂揚。尼采認為蘇格拉底(Socrates, 470~399 B.C.)主知主義的興起使得希臘文化中的生命動力隨之沒落,因而斥之為希臘古典生命精神的敗壞者。其晚年作品如〔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Also Sprach Zarathustra, 1883~1885)、〔善惡彼岸〕(Jenseits von Gut und Böse,1901出版)和〔權力意志〕(Der Wille zur Machte, 1901出版)等,更以權力意志為核心概念來開展其形上學與倫理學思想。以為這個無始無終充滿無法改變之巨大力量的世界其實就是權力意志,除卻權力意志世界再無其他。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42~1901)在其心理現象的研究中顯示了生物主義的特色。在其一八九○年出版的〔心理學原理〕就指出心理學是研究和大腦活動相關的思想與情感經驗,有關心理學基礎的探討事賞上是生物學基本概念的論述,至於感覺、知覺、意志、了解和思想等心理現象也主要著眼於腦神經和身體活動之間關係的探究,而所謂的意識流是有機體受到環境刺激產生的反應,具有指引機體生存的功能。
  文化哲學中的生物主義以德國格倫(A. Gehien, 1904~1976)學說為主要代表。格倫認為人類從生物基本結構來看是一種「有所不足的動物」(Mängelwesen),人類不像其他動物那樣一出生就具有自為完足的本能力量,如鳥之善飛、獸之勇猛,人類在本能上是有所不足的,故須發展文化以及各種社會制度以彌補本能之不足。
  生物主義對於人類的經驗、思想、人格與文化之形成,雖有部分的解釋力,但完全訴諸生物本能的解釋則失之偏頗。以詹姆斯而言,其一八九二年出版的〔與教師談心理學〕就幾乎否定生物主義的立場,以為愛才是作為教師的基本條件,教師也應活用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創造性的反應。格倫的本能不足之文化理論也引起不少批評,李特(Th. Litt, 1880~1962)就以為人類如果真的有所不足的話,根本就沒有文化創造的可能,文化發展的可能性是在於人類精神的自發性創造。
  生物主義的觀點把人看成是動物,認為是有機體,能過有機體的生活。在實際的生活現象中,所表現出來的特徵,可以用生命的形式去解釋。
  人具有意識,這種意識是來自外在對有機的作用所產生的。因此人的意識的發生是以有機體的作用為要件,當有機體發生變化時,就產生意識。
  人在實際的環境裡,是在尋求對環境作生物的適應,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是生活上所必須。跟其他生物一樣,也必須適應環境。
  既然人是動物的一種,跟動物一樣,要過他自己的生活,滿足他自己的生理需要,就要符合達爾文主義(Darwinism)的觀點:生物是在主動適應所生活的環境。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生物主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