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本教育思潮 - 教育百科
民 | |
本 | |
教 | |
育 | |
思 | |
潮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程運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民本思想很早在儒家學說中即常加強調,所謂「天聽自我民聽,天視自我民視」、「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等;至清末一般學者除倡導「中體西用」、「中本西末」外,亦重新強調民本教育思想,如清代學者王韜在其〔弢園文錄外編〕中即強調「民為邦本,本固邦寧」,認為西學西法,非不可用,但當與我中學相輔而行。他並說:「治民本也,仿效西法,其末也。」此一思想更與國粹主義思潮合流,主張復古,如曹元弼即說:「存古者,所以存道也,所以存國也,所以存民也。」邵作舟亦主張:「治國之道,以吾國固有而不變者為本,然後擇西善者修而用之,以中國之道,用泰西之器,務使本末兼賅,中西均通,然後國必強矣。」 民國初年,一般學者如章炳麟等,更認為孔、孟思想中即孕育共和原理,故袁世凱所頒之教育宗旨中即強調「法孔、孟」,指出:「願中國國民誦習孔、孟之言,苟於其所謂居仁由義而求得共和法治國為人之真諦,將見朝野一心,共圖上理,由是楊國粹而躋富強,其道又奚待外求哉!」此種強調孔教儒學中即含有民本主義之思潮,在當時極為盛行,認為與西方的民主共和是相通的。 但持相反意者,則不以為然,如陳獨秀便大聲疾呼,加以指斥說:「夫西洋之民主主義乃以人民為主體,……所謂民視民聽,民貴君輕,所謂民為邦本,皆以君主之社稷,即君主祖遺之家產為本位,此等仁民、愛民、為民之民本主義,皆自根本上取消國民之人格,而與以人民為主體,由民主義之民主政治,絕非一物。……以古時之民本主義為現代之民主主義,是所謂蒙馬以虎皮耳。」又說:「所謂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乃指君主禪讓而言;與民主共和,絕非一物。」又說:「現代生活以經濟為之命脈,而個人獨立之義乃經濟學生產之大則,其影響遂及於倫理學。故現代倫理學上之個人人格獨立,與經濟學上之個人財產獨立,互相證明,其說遂至不可動搖;而社會風紀、物質文明,因此大進。中土儒者,以綱常立教,為人子為人妻者,既失個人獨立之人格,復無個人獨立之財產,父兄畜其子弟,……子弟養其父兄,……此甚非個人獨立之道他。康先生〔指康有為〕……謂……個人獨立主義,孔子早已有之,此言真如夢囈。」 直到現在,海內外仍有不少人硬要把中國古典的「為民作主」的民本主義混同為近代西方「人民作主」的民主主義。美國教育家杜威寫的[Democracy and Education]一書,鄒恩潤將之譯成中文,在商務印書館出版時,書名就譯成〔民本主義與教育〕,可見此一教育思想在民國十年前後,仍在流行。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