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蔣信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程運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蔣信,字卿實,號道林,楚之常德人;屬楚中王門學派。道林之學,初係從書本勘究而得,由〔論語〕、〔西銘〕悟得萬物一體,是其聖學立根處;然其見道之所得,則是從靜坐中悟出。其學大體以氣為本,並以氣釋命、道、誠、太極、仁與心諸觀念,而欲求貫通之。如說:「凡言命、言道、言誠、言太極、言仁,皆指氣而言。宇宙是一塊氣。氣自於穆,自無妄,自中正粹精,自生生不息,只就自心體認。心是氣,生生之心,便是所言天命之性。豈有箇心,又有箇性。此氣充塞,無絲毫空缺。一寒一暑,風雨露雷。凡人物耳目口鼻,四肢百骸,與一片精靈知覺,總是此生生變化,如何分得人我。」
  道林認為心為氣之至精,遍運而不息,而統攝萬物。若氣之流行,真遍及萬物,而生生之氣,即當運行於一切有生之倫,與之相通,以顯其生生不已之仁。若然,則寒林鳥語,夏蟬鳴歌,相和互答,即氣之生生也;而春陽煦地,含育萬物,各顯生機,亦氣之生生化育,其仁之表現也。故由氣以生心,由心之流行與感通之靈,以見乎仁。此道林所謂「只這一片精靈喚做心;一動一靜之間,正是這精靈元氣本體。」「心亦是氣,虛靈知覺,乃氣之至精者耳。」
  道林認為心即是氣,生生之心,自其貫於耳目口鼻,四肢百骸,而與吾人之全體相感通;則吾人之每一投手舉足,自必與心之氣之生生,互相連屬。故吾人喜怒哀樂之情之見於喜怒哀樂之容,恆由一氣以通之,以直發而無隱者。然順吾人心之氣之生生之流行,以統攝萬物之義而言性,則性即「心之活潑處」、「性從心生」。
  道林又說:「宇宙只是一氣,渾是一團太和;中間清濁剛柔,多少參差不齊,故自形生神發,五性感動後觀之,知愚賢不肖,剛柔善惡中,自有許多不同。既同出一個太和,則智的是性,愚的豈不是性;善者是性,惡者豈不是性。孟子又何故獨言性善,此處非功夫與天命合一,不能知也。」蔣信此一見解,似統氣質之性與本然之性渾言之;蓋吾人之言性之清濁、剛柔、智愚、善惡等,亦只對氣質之性而言,始有意義,如說本然之性,則純善而無惡,故不得謂其有清濁、剛柔、智愚、善惡之別。蔣氏渾然以吾人智愚、剛柔之質,統歸於性,實與陽明之言良知之虛靈不昧之義相背,故其言惟亦不能無失。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蔣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