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E化學習 - 教育百科
E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learning
作者: 呂美慧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E化學習(E-learning)就廣義而言,係指運用資訊和通訊科技所進行的學習;就狹義而言,則是指透過世界網路的線上學習。綜言之,E化學習即是利用資訊科技或網路來傳遞、擷取學習資訊的學習方式,其要旨是要藉由所提供的數位學習內容及情境,創造有意義的學習經驗,達成學習目標。   「E化學習」一詞最早出現於1990年代後期,取代了原本所謂的「電腦輔助教學」,其主要差異在於:電腦輔助教學係強調透過電腦來協助教師教學,而E化學習則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性學習,強調自我導向式的適性發展。E化學習係基於個人電腦、電腦網路和網際網路之應用,所進行的學習方式,但是隨著科技改變,個人電腦的運用性開始受到質疑,於是出現了所謂的T學習,即利用互動式數位電視來學習;也出現了M學習,即利用行動電話和個人數位輔具來學習。然而在當前資訊科技一日千里的時代,網際網路無遠弗屆,E化學習不受時空限制的彈性學習模式,仍具有相當優勢,是一個值得開發的新教育領域。   E化學習可推廣運用於各類門的教育實施,也運用於拓展各類型的教育。大約三十年前,資訊科技用於教育的早期,係在辦公軟體、訓練和實務練習等方面,到了現今時代,大量資訊科技已用於藝術、音樂和影片。高等教育、商業訓練和遠距教育的純線上學習,現在已轉變為更複雜的混合學習圖像,結合面對面和線上學習,提供學生更為多元的選擇。但是也由於網路資訊傳達的便利快捷,導致抄襲和剽竊等問題,使得資料的所有權蒙受很大的衝擊。   在內容規劃方面,早期的E化學習是受到行為主義和認知主義的影響,強調與電腦互動,在擬真式情境中,經歷多次的重現效果及互動過程,以獲致學習。後來的規劃則是受到建構主義和社會建構主義的鼓勵,強調不僅從中學習知識,更要從思考中學習,主動建構自己的認知,並促進人際的資訊分享和合作學習,在互動中產出。因此,一個好的E化學習活動,須提供模擬真實的情境,使學生得以主動操作、思考並建構認知,並適時予以回饋和增強,達成學習效能。   E化學習具有許多不同於教室教學的優點,包括:不受時空限制、自我導向式的適性發展、學習資源豐富、機動性的資訊延展、線上即時交流互動、完整紀錄學習歷程等。相對的,E化學習也面臨許多問題挑戰,如學習者容易漫無目的瀏覽,無法有條理地建構知識,產生學習迷思;在資料龐大的空間中使用超連結,容易產生認知負荷和迷失方向等問題;還有網路上不當資料充斥,容易誤導學習者花費大量時間閱讀無價值的資料。爰此,E化學習內容須加以有系統式的規劃,教師也應適時地從旁輔導和規範,重要的是學習者須培養資訊識讀、過濾及分析的能力,才能從E化學習中真正的受益。
McCulloch, G., & Crook, D. (2008). The Routledg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New York, NY: Routledge.
黃仕奇(2010)。數常識數位學習網之開發與應用。國立嘉義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曉芬(2002)。利用三維概念圖建構網路教材之探討-以會計學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參考資料:
McCulloch, G., & Crook, D. (2008). The Routledg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New York, NY: Routledge.
黃仕奇(2010)。數常識數位學習網之開發與應用。國立嘉義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曉芬(2002)。利用三維概念圖建構網路教材之探討-以會計學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E化學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