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塔伊歐尼,瑪麗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aglioni, Marie (1804-1884)
作者: 謝庭芝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義大利芭蕾舞者和編舞家,法國浪漫時期頂尖的芭蕾伶娜,她生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父親菲利浦.塔伊歐尼(Filippo)為其啟蒙老師,也曾受教於尚-方沙.古隆(Jean-Francois Coulon),她的獨特表演風格堪稱罕見。雖然她既非浪漫時期第一個,也並非最早的靈妙代表,但是她的力與美可以說是浪漫女芭蕾舞者具體化的化身。1822年她在其父掌舵的維也納卡特內特(Karntnerthor theater)劇院首次獻藝,演出父親所編的《在特西珂麗皇宮接待一位妙齡仙女》(La Réception d´une jeune nymphe à la Cour de Terpsichore)。同台演出的有著名舞者米莉葉(Millière)及艾貝蕾(Heberlé)小姐,由於瑪麗的優秀舞藝,使她立刻從新秀晉升為大舞蹈家之列。接著在維也納,司圖加演出其父所編的《澤米與阿左》(Zemire et Azor, 1825),《一個印度王公貴族的晚會》(La Soiree d´un Rajah, 1826),《達尼西亞》(Danisia)或《巴西猴》(Le Singe de Bresil, 1826),獲得空前的勝利。1827年在巴黎歌劇院(Opéra de Paris)首次獻藝,演跳《西西里人》(Le Sicilien)中的雙人舞。在她父親安排下,她以客席的方式加入歌劇院,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主意,因為她就不需要改變自己的風格來遷就舞團的表演方式,而以自己對芭蕾舞藝術的觀點來發揮。她是少數編舞家及表演藝人中得以如此實行自己的理念的舞蹈家之一。她所演出的作品有她父親所編的《花神與西風》(Flore et la Zéphire, 1830)、《多瑙河女孩》(La Fille du Danube, 1836)、《娜妲莉(Nathalie)、《瑞士賣牛奶女郎》(La Laitiere Suisse, 1832)等舞作,隨後在觀眾的要求下,她以嶄新的風格,優美的曲線,舞在史克立本(Scribe)及歐貝(Auber)所編的創作中。1830年在歐貝所編的《上帝與印度神廟的舞姬》(Le Dieu et la Bayadére, 1830),1831年梅葉皮耶(Meyerbeer)所編的《魔鬼羅勃特》(Robert le Diable, 1831),1832年在其父所編的《仙女》(La Sylphide)舞劇中得以醞育了新浪漫流派,使瑪麗能在舞蹈史上留名。這些作品變成當時的芭蕾舞作品的模範,供其他舞者演出,以獲得他們的聲譽的踏腳石。1837年瑪麗隨其父到聖彼得堡應聘在馬林斯基舞團(Marinsky)演出,獲得空前的成功,掀起觀眾如痴如狂的熱情。甚至憂鬱的尼古拉一世(Nicolas 1er)也陶醉在她的舞藝□,在整整五季的演出中,他僅兩場未能出席。在離開俄國之前,其父為她編了《吉普賽女郎》(La Gitana, 1838)及《陰影》(L´Ombre, 1839)。她的告別晚會在俄國戲劇年鑑上就佔了十八頁之多。從1831年到1847年只要有瑪麗.塔伊歐尼的名字,就足以使歐洲各個劇院爆滿。1841年米蘭的拉斯卡拉舞團(La Scala)的交響樂團,居然在她所住的旅館窗下演奏小夜曲,甚至還以她鑄造了紀念章。瑪麗 生活的最後十年 是以巡迴演出,還有為保持既有的聲名,只有另一位浪漫派的性感女星代表芬妮.愛斯勒(Fanny Elssler)可以與她分庭抗禮。1845年在裴洛堤(Perrot)的名作《四人舞》(Pas de Quatre)及1846年的《仙女之舞》(Pas des Déesses)是塔尼歐尼與三位浪漫風格截然不同的芭蕾伶娜合跳,依序為葛蘭(Lucile Grahn, 1819-1907)、葛麗絲(Carlotta Grisi, 1819-1899)及塞莉特(Fanny Cerrito, 1817-1909);塔伊歐里獨一無二的風格,無人能夠模仿。1848 年她退出舞台,為她的得意門生艾瑪.李弗莉(Emma Livry)編創與監製了一齣芭蕾舞劇《蝴蝶》(Papillon)。在觀賞了艾瑪演出的《仙女》後,瑪莉認為艾瑪可以延續她的浪漫芭蕾舞的技巧和風格。雖然她曾在巴黎歌劇院擔任教師和督查員直到1870年,奇怪的是她並沒有選擇其他人來承續她的表演風格。在愛徒暴斃及金錢的煩惱下,她於1884年以八十歲之齡辭世。卡斯堤.布拉資(Castil Blaze)對瑪麗的芭蕾舞藝作了如下的評語:「塔伊歐尼小姐的才華,天生的優雅,非幽靈般的姿態,極端輕巧及新穎之舞姿,似乎從大自然吸取的靈感,再加上學校所學,組成了其藝術表現之總匯,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感受。此《仙女》在巴黎的出現,劃下了我們戲劇舞蹈的第四個時期:這是一次革命性的事件。」
參照:
Marie-Françoise Christout《Le Ballet Occidental, naissance et métamorphoses ⅩⅥe-ⅩⅩe siècles》1995、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Anatole Chujoy & P. W. Manchester《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Barbara Noami & Cohen-Stratyner《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Dance》1982.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塔伊歐尼,瑪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