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方濟會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ranciscan Order
作者: 黃敏正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方濟會又稱小兄弟會(Order of Friars Minor),為大主教主要修道會之一;創立於西元十三世紀初,會祖方濟(St. Francis of Assisi, 1182~1226)係義大利亞西西城人。方濟立會之初,即揭櫫貧窮之崇高理想,志在完全實踐耶穌基督之福音聖道。方濟抱此鴻願身體力行,響應者甚眾,不數年間,門徒弟子遍布義大利及歐洲各地,頓時成為教會一大修會,以迄於今。
1.創立三會自從方濟全然順服天主的召喚,徹底拋棄世俗後,其刻苦清貧的生活,尤其是對被釘十字架的耶穌熾熱的愛,吸引和感動了不少跟隨者。方濟遂於一二○九年依照福音勸諭寫下了會規,並親率首批之十二位弟子前赴羅馬,求得教宗依諾森三世之核准,而創立了方濟會,即方濟第一會;會內有領受聖秩者,也有非神職修士。稍後,出生貴族的佳蘭(Clare)受方濟聖德的感召,毅然棄家追隨,努力實踐甘貧、淡薄、純樸以及超脫的福音生活。由於追隨方濟的熱心青年女子越來越多,方濟遂於一二一二年為她們創立了「貧窮姊妹會」,即聖佳蘭苦修會(Poor Clares),或稱方濟第二會,這是個專務祈禱刻苦的隱修會。
由於方濟四處福傳,其補贖、友愛及和平的精神吸引大批信友的仿效,他們都是有家室子女者,不能棄家庭不顧而進入修會,方濟遂於一二二一年創立了作補贖的在俗第三會(Secular Third Order of St. Francis),這是特別為信友們設立的神修團體,使他們在世俗中依耶穌的福音精神,度更成全的教友生活。
2.三會的發展方濟會自初期即因悟守貧窮聖願的尺度差異,第一會分出了三個不同支會,即小兄弟會簡稱O.F.M.、嘉布遣小兄弟會(O.F.M. Capuchin)、住院小兄弟會(O.F.M. Conventual):這三支會各自獨立,同屬方濟第一會的男修會。
同樣,第二會地分成了四個生活方式略異的支會,即聖佳蘭會、嘉布遣聖佳蘭會(Poor Clares Capuchin)、葛萊德聖佳蘭會(Poor Clares Collectine)以及吳爾班聖佳蘭會(Poor Clares Urbanian)。
至於在俗第三會,有些會士願意正式過修會的生活,便在多位教宗准許下,成立了一個度集體生活和發修會聖願的團體,稱之為「修規第三會」(Regular Third Order of St. Francis),以別於在俗第三會。此外,不少後期創立的男女修會,其會祖願以修會第三會會規作立會的神修指南,他們雖各自獨立,在精神方面成了附屬方濟會的修會;這些修會共有四一五個,其中二十四個男修會,三九一個女修會。
目前小兄弟會會士一萬九千兩百位,嘉布遣會一萬一千七百位,住院會四千兩百位,聖佳蘭女修會共一萬八千五百位,正規第三會約十三萬名,在俗第三會約一百萬人。合計方濟大家庭成員共一百一十八萬三千六百人。
3.方濟會在中國方濟逝世後二十年,方濟會士卡爾畢諾(Pian Carpino)神父即於一二四六年七月二十日以教宗特使身分抵達中國和林(今蒙古庫倫西南)。一二五三年又有羅伯普(Rabruk)神父來到和林,但都未能從事正式的福傳工作。一二九四年孟高維諾(John of Montecorvino)總主教正式以傳教士身分來到汗八里(北京),積極展開福傳事業,成為中國傳教史上首任主教。一三二二年著名的方濟會士其福和德里(Fr. Odoric of Pordenone)亦抵達中國。當時在中國已有兩個教區,近三萬名信友,不幸元朝滅亡後,天主教在華的足跡亦告中斷。十六世紀中葉,耶穌會士紛紛來華,而方濟會士安法爾(Petrus Alfaro)等十八位亦於一五七九年抵華傳教。直至一九四九年共黨當政,方濟會肩負的教區共有三十二個,分布於山東、山西、陝西、湖南和湖北五省。
4.方濟會在臺灣方濟會士利克敦(A. Caballero)和亞瑪丁(Almaden)二位神父於一六三二年抵臺傳教,但為時不久即告中斷。臺灣光復後德籍的高迪斯(Guido Gördes)神父於一九五一年九月二十五日抵臺,此後義、比、德、法、美、荷及愛爾蘭的方濟會士,偕同在海外的華籍會士,陸續來到臺灣,分布於臺北、桃園、臺南、高雄及金門等地。一九七一年在臺灣、香港、澳門及新加坡等地的方濟會士,同心合意地成立了「中華方濟會省」(Franciscan Province of Our Lady, Queen of China);大家不分國籍共屬同一會省,愉快地攜手合作,為弟兄愛的方濟精神作活的見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方濟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