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社會變遷理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heory of Social Change
作者: 高強華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社會變遷理論」是指對社會變遷提出系統化的解釋,建立理論和模式、歸納影響或促成社會變遷之因素的主張。社會變遷理論大致上可分為古典社會變遷理論及當代社會變遷理論兩大類。
  古典社會變遷理論大致包括進化論(Evolutionary Theory)、新進化論(Neo-Evolutionary Theory)、衝突論(Conflict Theory)、功能論(Function Theory)、循環論(Rise and Fall Theory)和現代化理論(Modernization Theory)等。以下簡要說明:
  1.進化論學派:萌芽於十九世紀歐陸之進化論學派,隱含著對社會進步強烈的關懷。受到生物達爾文主義的影響,由斯賓塞(Herbert Spencer)和涂爾幹(Emile Durkheim)所發展出來的進化有機論(a model of organismic evolution)是此派的代表觀點。斯賓塞強調結構的分化有賴功能分工化的配合;由家庭、儀式、政治、專業、工業等不同結構的分化中探索社會變遷之軌跡。涂爾幹在〔社會分工論〕(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中,探討個人及社會的關係,將社會分成傳統及現代二種靜態模式;傳統社會是一種機械聯帶的社會,現代社會則為一有機聯帶的社會。
  一般對進化論學派的批評主要包括:直線進化、兩分法、種族中心主義的思想等。
  2.新進化論學派:新進化論與古典進化論最大的區別,在於指出了文化的分歧性(cultural diversity)。更有學者提出多線進化(multilinear evolution)的觀念,認為每個社會因環境的不同,會蘊育出不同方式的發展。亦有學者主張社會的進化是分歧及累進變遷的過程(diversity and cumulative change)。
  3.衝突論學派:以馬克斯(Karl Marx)為代表,主張沒有衝突就沒有進步;人類歷史的發展分四個階段,由共產主義、奴隸制度、封建制度至資本主義。他發展出歷史唯物史觀,認為每一階段中的「擁有者」與其子民階級間均會有一種對立關係。馬克斯擷取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有關剩餘價值的觀點,以及國家財富主要來自製造業的觀念;他的理論雖未對工會組織及政府為防止壟斷而採取反托拉斯等政策加以預測,但對衝突無所不在、技術改變與社會變遷關係之說明,甚至社會主義人之描述,使他的理論具有長遠研究的價值。
  4.功能論學派:以帕森斯(T. Parsons)為代表,將社會視為由許多次系統所建構成的行動體系。社會行動體系的主要功能為:適應、目標達成、整合及潛在模式之維持;社會變遷是個持續分工的過程。
  5.循環論學派:循環論者關心的焦點為人類偉大文明的發展成熟及衰退過程;索羅金(P.A. Sorokin)、史賓格勒(O. Spengler)及湯恩比(A.E. Toynbee)均為代表人物。一般批評是具有事後回溯性格,對未來變遷動向之預測能力不足。
  6.現代化理論學派:旨在說明工業化的特徵而非過程,如李維(M.J. Levy)以技術來闡述現代化,而斯梅塞(N.J. Smelser)更認為現代化即經濟發展。
  當代的社會變遷理論,主要係指依賴理論(Dependency Theory)及世界體系理論(World System Theory)而言。
  1.依賴理論:強調開發中國家欲獲得真正的社會變遷和發展,必須盡早切斷與資本先進國的臍帶,否則只會經歷更多的人才及所得外流以及內部不均衡的發展。法蘭克(A.G. Frank)、卡多索(F.H. Cardoso)等人均為文闡述第三世界國家因為依賴發展所受到的戕害。卡多索曾在一九七八年〔論拉丁美洲國家的依賴與發展〕一文中,指出開發中國家的「依賴性」展現三項特徵:對外依賴,內部分隔化,及對外關係的過分集中。由於「依賴性」的概念牽涉國內及國外二方面,因此在衡量上除了計量成長外,也特別注意質化指標的改變:不平等的增加或減少,邊際性的增加或減少,更多民主或權威式政府方式之出現等。量的衡量方面,有些學者以為依賴性會阻礙成長;有些學者卻認為雖有依賴仍可能有成長,只不過是一種扭曲式的成長。社會變遷與發展,確須注意國內外因素的相互配合。
  臺灣在社會變遷與發展歷程中,對外依存度高,資金、技術甚或原料均需高度依賴國外,然於此情形下,仍能有高度的經濟成長,被外國學者譽為依賴範型的異例。其中因素固然不少,政府有力的領導則被公認為主要的功臣。至於對依賴理論的批評是:將「外在因素」納入社會變遷的思想架構,但對如何跳出依賴的牢籠卻未能提出有效的對策,常被批評為開發中國家一種情緒發洩,或將本身末開發的責任推諉給先進國家。
  2.世界體系理論:透過資本的國際化運作;愈來愈多國家的經濟活動被納入全球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中。且依各國扮演角色的輕重,而產生所謂中心國家(core country),邊陲國家(periphery country)及半邊陲國家(semi-periphery country)的分野。此外由於世界「有效需求」的週期性變動,世界體系中常存在著不固定形式的擴張與緊縮及伴隨而來的三種矛盾:經濟與政治的矛盾;供給與需求的矛盾;資產與勞力間的矛盾。
  當代的依賴及世界體系理論,不僅描述一國的社會變遷,尤其關心國際間社會變遷的比較、對照和相互間影響關係的剖析。衡量今日全球社會變遷及區域性「經濟-政治-社會」之變化,如一九九二年歐洲單一市場的出現,東歐共產集團的瓦解,蘇聯的政治改革,中央及亞太地區經濟共榮圈構想之可行性等,當代社會學理論誠可謂潛力無窮,值得繼續探索和發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社會變遷理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