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騎士教育制度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hivalric Educational System
作者: 方永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騎士教育制度或稱武士(knight)教育制度,是一種中世紀歐洲上層及貴族階層的教育形式。「騎士」一詞係來自於法文中的「馬」(cheval),實際上,騎士也可以說是神性與獸性的合一體。
  騎士教育制度是逐漸演變而來的,大致始於九世紀後半期及十世紀初期,而在十二世紀十字軍(Crusades)東征時達於高峰,至十六世紀時衰微。騎士的興起與中世紀封建歐洲的戰亂有絕對關係;在封建社會中,為求安全,農民、工人及一般平民乃與當地貴族結合一起,以尋找保護,而貴族必須驍勇善戰,不以識字教育為其要務,而以成為騎士為榮耀。當時社會彌漫著比鬥的習氣,教會在目睹這些日爾曼民族發洩蠻性之餘,提出「上帝的和平」(Peace of God)及「上帝的休戰」(Truce of God)等口號,呼籲在騎士培養過程中加入宗教因素,使騎士在宗教氣息薰陶下,能變化心性及氣質;騎士教育的理想於是融合了宗教色彩在內。
  在騎士教育理想的方面,騎士教育並不重視思想的訓練,而重在合作能力、正義及榮譽觀念的培養。一般說來騎士教育所培養的騎士,應該要能遵守下列十誡:(1)祈禱;(2)避免罪惡;(3)保衛教會;(4)保護孤兒寡婦;(5)遊歷旅行;(6)為正義而戰;(7)保護貴婦;(8)擁護公理;(9)敬愛上帝;(10)聽從善良真實者的話。從騎士教育的理想看來,雖然有許多常未真正付諸實行,但也代表了當時重視的價值觀點;而且騎士教育與教會中的寺院學校或主教座堂學校教育、城市中工匠教育及莊園(manor)中的貴族教育,均有所不同,可說是「城堡」(castle)中的貴族教育,是一種適應俗世目的的教育。
  騎士教育的過程,約可分為三個步驟:(1)侍童(page)階段:大概始於七歲,止於十五歲。男孩在七、八歲之前,在家中由母親教導;七歲時,被送至其他貴族處(通常階級較其父親為高)接受教育,不過國王及重要貴族的孩子則一直留於家中,在宮廷學校中接受訓練。侍童階段的孩子必須服待男主人,聽從女主人的指揮。一方面要學習各樣禮儀舉止及宮中的繁文縟節,熟練下棋與唱歌,一方面則要了解豪俠行徑,培養榮譽感;侍童教育可說是生活及品德的教育。(2)護衛(squire)階段:約從十四、五歲開始,侍童便升為騎士護衛;他一方面侍候女主人,一方面成為男主人(騎士)的個人僕從兼衛士,而且時間多於跟隨女主人。護衛所擔任的工作有,為騎士整理床鋪、收拾衣物、幫助騎士穿戴,在騎士生病時予以照料。他也必須梳刷騎士座騎,看管武器,並在戰場上照料保護騎士。護衛自己也學習打獵及如何使用武器,當他與他人比試能將其擊落馬下時,就可通過騎士考驗的難關。此外,護衛在接近二十一歲時,可以選擇年紀稍長的一位貴婦,對其表達愛慕及忠誠,並顯示自己紳士風度。護衛也學習如何寫詩、歌唱、作歌、跳舞、彈琴,並遵守教會的禮儀。(3)騎士:護衛年至二十一時,如能享有騎士頭銜,則在授予騎士頭銜時,應舉行下列由牧師主持的宗教儀式;騎士必須先齋戒、懺悔、沈思守夜,並發誓言,遵守武士誡律,為正義、教會、婦女、上帝而戰,甚至不惜身殉。
  總之,騎士教育包括了幾項重要影響:(1)是教會收斂蠻族野性的重要方式;(2)騎士對於孤兒婦女的保護,開啟了歐洲浪漫及熱情之風;(3)騎士教育注重俗世的生活教育,對於後世歐洲人紳士風度的培養有著重要影響。不過在十字軍東征之後,騎士戰死沙場者不計其數,加上火藥及大砲之使用,騎士戰技不足抵擋新式武器之威力,十六世紀後,騎士制度乃日益式微,騎士教育制度亦不復存在。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騎士教育制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