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三達德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sān dá dé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ān dá dé
解釋:
智、仁、勇。語本《禮記.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三達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程運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三達德係指智仁勇三者而言。孔子嘗以此三者為君子之道,如在[論語.憲問篇]中說:「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後[中庸]以智仁勇三者為三達德,其言曰:「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這裡所說的五達道,即五倫;智仁勇三者,則為三達德,「所以行之者三」,即以三達德來行五達道。「所以行之者一也」,此處所謂「一」,則指「誠」。
  智仁勇三德在我國先秦儒家典籍中常分開來講,而把三者合論的,除前引孔子之言外,[禮記]中亦需三者並舉,如[禮運篇]載:「子曰:『用人之知,去其詐;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貪。』」[中庸]有:「子曰:『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及「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人類的活動永遠離不開「知」與「行」的,而一切知行活動的本源,則完全受著人類心性的支配。性是「天命」的,也可說是天賦的,是指人類與生俱來,生生不已的動能而言。這種動能,照[中庸]所說:「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概可分為兩大類,一為仁性,是人類上貫於精神性天道的成己的力量,一為知性,是人類上通於物質性天道的成物的潛能。前者係行(誠)的活動的根本,為知(明)的實踐;後者是知(明)的活動的泉源,為行(誠)的依據。仁性與知性,非但為人人所共有,而且是相互影響的。也就是說,人如果呈顯了部分仁性,必能連帶呈顯部分知性,這是就人的先天潛能的作用來講的;同樣的道理,如果人發揮了部分的知性,也必能連帶發揮部分的仁性,這是就人的後天修學的效果來說的。人類就是這樣藉著後天修學努力以觸發先天精神的潛能,再由先天潛能的發揮,來促進後天修學的效果。在天賦(自誠明)與人為(自明誠)力量的交互循環作用下,由偏而全的逐步將知性與仁性盡情發揮出來,最後達到「止於至善」也就是「至誠」的境地。這種徹上徹下,通內通外,合天人、知行而為一的工夫,便是孔門修學的一貫主張。
  上述所謂的「智」指的就是「明」的工夫,所謂「仁」指的便是「誠」的工夫。至於「勇」,則可說是人在認知(明)及成德(誠)上,不可或缺的一種助力與推力,是原本伴隨著智(明)與仁(誠)而存在的,是與仁、智(知行)(明、誠)不可分割的。
  關於勇與知、仁的關係,可引[孟子]所說:「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及朱熹之言:「知言則義精而理明,所以能養浩然之氣,如言正是格物、致知。」以為說明。這裡「知言」就是「不惑」的意思,亦即知性的高度發揮。所謂「善養吾浩然之氣」也就是「養勇」的意思。[孟子]又說:「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這裡指出「養勇」的根本工夫即為「持志」,也就是發揮仁性。等到知性、仁性得到充分發揮,那麼所養之氣(勇),便能「至大至剛」,能「配義與道」,使我們在「成己」和「成物」兩方面都能「止於至善而不遷」。也就是合「智仁勇」三達德為一的「至誠」、「至聖」的境界,也就是孔子所說「從心所欲不跪矩」的境界。
  [孟子]書中記載孔子弟子子貢的話說:「學不厭,智他;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這裡將仁、智並舉而不講勇,應該解釋為仁者智者心裏,勇融合在仁性知性之中,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論語]有:「仁者必有勇」,而[中庸]亦說:「知恥近乎勇」,便是此義。
  另[中庸]又說:「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朱熹於此曾就達道與達德加以解釋,說:「知之者之所知,行之者之所行,謂達道也。以其分而言,則所以知者,如也;所以行者,仁也;所以至於知之成功而一者,勇也。以其等而言,則生知安行者,知也;學知利行者,仁也;困知勉行者,勇也。」這裡朱熹把生知安行說成智,學知利行說成仁,可能不太合理。因為生知安行,是就天賦(性)來說的,是以仁為主的。學知利行是就人為(教)來說的,是以智為主的。[論語]中記載孔子之言說:「仁者安仁,智者利仁。」故以生知安行為「仁」,學知利行為「知」的說法較為妥切。
  [中庸]作者把智、仁、勇三者,都看作是「性之德」,合為三達德,而「所以行之者一也」,這裡的「一」則指的是「誠」。後來朱熹的注解是:「一則誠而已!達道雖人所共由,然無三德,則無以行之,達德雖人所共得,然一有不誠,則人欲間之,而德非其德矣。」程伊川也說:「所謂誠者,止是誠實此三者,三者之外,更別無誠。」所以[中庸]更說:「知斯三者(指智仁勇),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三達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