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消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ㄏㄨㄚˋㄎㄞㄙㄢˋㄖㄨˊ:「ㄒㄧㄠㄏㄨㄚˋ」、「ㄒㄧㄠ」、「ㄒㄧㄠㄐㄧㄝˇ」、「ㄧㄢㄒㄧㄠㄩㄣˊㄙㄢˋ」、「ㄅㄧㄥㄒㄧㄠㄨㄚˇㄐㄧㄝˇ」。
  2. ㄔㄨˊㄑㄩˋ退ㄊㄨㄟˋㄔㄨˊㄖㄨˊ:「ㄒㄧㄠㄇㄧㄝˋ」、「ㄒㄧㄠㄉㄨˊ」、「ㄒㄧㄠㄧㄢˊ」。
  3. ㄐㄧㄢˇㄙㄨㄣˇㄕㄨㄞ退ㄊㄨㄟˋㄖㄨˊ:「ㄒㄧㄠㄓㄤˇ」、「ㄅㄧˇㄒㄧㄠㄨㄛˇㄓㄤˇ」。
  4. ㄆㄞˊㄑㄧㄢˇㄉㄚˇㄈㄚㄖㄨˊ:「ㄒㄧㄠㄑㄧㄢˇ」、「ㄒㄧㄠㄕㄨˇ」。
  5. ㄏㄠˋㄙㄨㄣˇㄏㄠˋㄈㄟˋㄖㄨˊ:「ㄒㄧㄠㄈㄟˋ」、「ㄒㄧㄠㄏㄠˋ」。
  6. ㄒㄧㄤˇㄕㄡˋㄖㄨˊ:「ㄒㄧㄠㄕㄡˋ」。
  7. ㄒㄩㄧㄠˋㄖㄨˊ:「ㄅㄨˋㄒㄧㄠㄕㄨㄛ」、「ㄓˇㄒㄧㄠㄧˋㄊㄧㄢㄐㄧㄡˋㄎㄜˇㄧˇㄨㄢˊㄔㄥˊ˙ㄌㄜ。」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消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āo
解釋:
  1. 除去。
    【例】消滅、消毒、消除
  2. 耗損、耗費。
    【例】消費、消耗
  3. 排遣、打發。
    【例】消遣、消夜、消暑、消憂
  4. 離散、溶解。
    【例】冰消瓦解、煙消雲散
  5. 享用。
    【例】消受
  6. 減退、衰退。
    【例】彼消我長
  7. 需要。
    【例】這件事不消你說,我也知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āo
解釋:
[動]
1.除去。如:「消滅」、「消毒」。《孟子.滕文公下》:「鳥獸之害人者消,然後人得平土而居之。」宋.陸游〈秋夜懷吳中〉詩:「正是浮家泛宅時,巴酒不能消客恨。」
2.散失。如:「消失」、「煙消雲散」、「香消玉殞」。清.納蘭性德〈翦湘雲.電急流光〉詞:「欲譜頻年離恨,言已盡,恨未消。」
3.減退、衰退。如:「此消彼長」。《易經.泰卦》:「《彖》曰: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4.排遣、打發。如:「消遣」。三國魏.曹植〈感節賦〉:「登高墉以永望,冀消日以忘憂。」明.劉榮嗣〈有感〉詩:「捫舌藏身消永日,隨日曝背倚前簷。」
5.耗損、耗費。如:「消費」、「消耗」。
6.溶解。如:「冰消瓦解」。《禮記.月令》:「雪不降,冰凍消釋。」
7.享受。如:「消受」。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沒福消軒馬駟車,大纛高牙。」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七齣:「世兄有福,消此尤物。」
8.需要。如:「不消說」、「只消一天」。《西遊記》第二回:「那裡消一個時辰,早看見花果山水簾洞。」《醒世姻緣傳》第五○回:「明早我還有小事,不消在府等我,索性明早晚上些罷。」
9.禁得住、禁得起。宋.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詞:「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羅衣寬褪,能消幾度黃昏?」
10.配得、值得。唐.司空圖〈淮西〉詩:「莫誇十萬兵威盛,消個忠良效順無。」宋.柳永〈蝶戀花.獨倚危樓風細細〉詞:「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名]
音訊、訊息。如:「消息」。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三折:「兩頭往來,傳消寄信都是我。」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iau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溶化、分解。
  2. [[動] ] 清除、除去。
  3. [[動] ] 散失、減退。
  4. [[動] ] 耗費。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滅絕、除去。如:「消滅」、「消毒」。《說文解字.水部》:「消,盡也。」《孟子.滕文公下》:「鳥獸之害人者消,然後人得平土而居之。」宋.陸游〈秋夜懷吳中〉詩:「巴酒不能消客恨。」

2. 減少、衰退。如:「此消彼長」。《字彙.水部》:「消,減也。……衰也。」《易經.泰卦》:「《彖》曰: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宋.蘇軾〈赤壁賦〉:「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3. 散失、不見。如:「消失」、「香消玉殞」。元.張養浩〈天淨沙.昨朝楊柳依依〉曲:「更著十年試看,煙消雲散,一杯誰共歌歡。」

4. 溶解。如:「冰消瓦解」。《禮記.月令》:「雪不降,冰凍消釋。」宋.秦觀〈寄李公擇郎中〉詩:「朝睍既升淮海見,漉漉雨雪自消融。」

5. 耗損、耗費。如:「消費」、「消耗」。元.關漢卿《雙赴夢》第三折:「我,壯志消磨,暮年折剉。」

6. 排遣、打發。如:「消遣」、「消暑」。三國魏.曹植〈感節賦〉:「登高墉以永望,冀消日以忘憂。」元.黃庚〈龍江館舍〉詩:「詩篇陶寫清秋景,書冊消磨白日閒。」

7. 享受。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沒福消軒馬駟車,大纛高牙。」《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忽然青年高第,然後大家懊悔起來,不怨悵自己沒有眼睛,便嗟歎女兒無福消受。」

8. 配得上、值得。唐.司空圖〈淮西〉詩:「莫誇十萬兵威盛,消個忠良效順無。」宋.柳永〈鳳棲梧.佇倚危樓風細細〉詞:「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9. 禁受。宋.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詞:「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

10. 音訊、訊息。如:「消息」。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三折:「兩頭往來,傳消寄信都是我。」

11. 需要。如:「只消一天」。《西遊記》第二回:「那裡消一個時辰,早看見花果山水簾洞。」《儒林外史》第三回:「到兩三個月,范進家奴僕、丫鬟都有了,錢、米是不消說了。」

注音: ㄒㄧㄠ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消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