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祁彪佳(1602-1645) - 教育百科
(1602-1645)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嚴倚帆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明末藏書家,祁承 第四子。字虎子,又字宏吉,號世培,世稱世培先生,生於明萬曆30年(1602),卒於清順治元年(1645)。明天啟2年(1622)中進士,任福建興化推官,崇禎4年(1631)升福建道御史,15年奉召掌河南道事,17年(即清順治元年),李自成犯京師,引清兵入關,福王南下避亂,祁氏和史可法等人同迎福王入南京稱監國,並奉派為大理寺丞,又升為右僉都御史,轉任蘇松巡撫。後因力主上疏革除廠衛遭群小所忌,乃引疾去職。清兵南下入浙時,清軍統帥貝勒聞祁氏名望,乃以書幣聘之,為其所拒,旋即絕食並端坐密園池中而死。逮魯王稱監國,贈少保兼太子太保,諡忠毅,隆武立閩中又諡忠敏,清乾隆41年(1776)賜諡忠惠。
  祁氏繼承父志,性喜藏書,除延續父親所藏外,自己亦蒐購書籍達30,000餘卷,鎮日摩挲。祁氏於澹生堂西五里處之萬山築別墅,其中藏書處所有爛柯山房、遠山堂及豐莊等,而世皆以澹生堂稱之。〔南疆繹史.祁彪佳傳〕便說:「忠敏世為山陰巨室,其澹生堂藏書最富,為江南冠。」當時的藏書家如毛晉、錢謙益、黃宗羲等,均與之來往甚密,並常向其借書,可見澹生堂藏書之豐。而祁氏對於藏書之珍惜愛護,並不亞於其父。〔祁忠敏公日記〕自言其「取章奏詩稿及諸書之散辭者,彙而為帙,不欲片紙供覆瓿也。」全祖望〔鮚埼亭集.曠亭記〕中稱祁氏藏書「以朱紅小榻數十張,頓放縹碧諸函,牙籤如玉,風過有聲鏗然。」可知其藏書整理得井然有序。
  祁氏藏書的最大特色為藏有許多的元明戲曲傳奇,朱彝尊〔靜志居詩話〕中說:「參政(即祁承 )富於藏書,將亂,其家悉載至雲門山寺,惟遺元明來傳奇多至八百餘部,而葉兒樂府散套不與焉,予猶及見之。」由於〔澹生堂藏書目錄〕中的戲曲集只有二、三種,可知這800餘部傳奇並非祁承 所藏。民國41年(1952)左右,最後一批澹生堂遺書散出,其中有祁彪佳所著的〔遠山堂明曲品〕及〔遠山堂明劇品〕二書,總共收錄3,677種明代劇曲,為明代書目中著錄劇曲傳奇數量最多者。黃裳〔遠山堂明曲品劇品校錄後記〕言:「兩品所著錄的劇曲,共677種,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發現。拿來和明代的呂天成、清中葉的姚梅伯和近人王靜安的著錄比較一下,保留了未經著錄的劇曲達376種。」可知這800多部曲藏,多為已失傳的明代劇曲,其價值實足珍貴。祁氏除藏書外,著述亦甚豐富,〔乾坤正氣集〕中收錄〔祁忠惠公遺集〕8卷,紹興修志委員會編有〔祁忠敏公遺書存目記〕,共有著述、尺牘等35種,209冊。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祁彪佳(1602-1645)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