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套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ㄈㄨˋㄓㄠˋㄗㄞˋㄨㄞˋ˙ㄉㄜㄉㄨㄥ西˙ㄒㄧㄖㄨˊ:「ㄅㄟˋㄊㄠˋ」、「ㄅㄧˇㄊㄠˋ」、「ㄕㄡˇㄊㄠˋ」、「ㄕㄨㄊㄠˋ」、「ㄧˇㄊㄠˋ」、「ㄔㄤˋㄆㄧㄢˋㄈㄥㄊㄠˋ」。
  2. ㄈㄨˋㄓㄠˋㄐㄧㄚㄕㄤˋㄖㄨˊ:「ㄊㄠˋㄕㄤˋㄅㄧˇㄍㄞˋ」、「ㄊㄠˋㄐㄧㄢˋㄨㄞˋ」。
  3. ㄎㄨㄣˇㄅㄤˇㄒㄧㄢˋㄓˋㄓㄨˋㄖㄨˊ:「ㄊㄠˋㄌㄠˊ」、「ㄊㄠˋㄓㄨˋㄕㄡˇㄐㄧㄠˇ」。
  4. ㄏㄨˋㄒㄧㄤㄆㄟˋㄏㄜˊㄒㄧㄢˊㄐㄧㄝㄏㄨㄛˋㄔㄨㄥˊㄉㄧㄝˊㄖㄨˊ:「ㄊㄠˋㄅㄢˇ」、「ㄊㄠˋㄓㄠ」、「ㄊㄠˋㄙㄜˋ」、「ㄊㄠˋㄧㄣˋ」。
  5. ㄍㄨˋㄉㄧㄥˋ˙ㄉㄜㄍㄜˊㄕˋㄏㄨㄛˋㄈㄤㄈㄚˇㄖㄨˊ:「ㄌㄠˇㄊㄠˋ」、「ㄙㄨˊㄊㄠˋ」。
  6. ㄩㄥˋㄧㄢˊㄩˇㄕˋㄊㄢˋㄔㄨㄕˊㄑㄧㄥˊㄖㄨˊ:「ㄅㄧㄝˊㄊㄠˋㄨㄛˇㄏㄨㄚˋㄨㄛˇㄕㄣˊ˙ㄇㄜㄧㄝˇㄅㄨˋㄉㄠˋ。」
  7. ㄇㄛˊ仿ㄈㄤˇㄧㄣˇㄩㄥˋㄖㄨˊ:「ㄊㄠˋㄩㄥˋ」、「ㄊㄠˋㄍㄨㄥㄕˋ」。
  8. ㄌㄚㄌㄨㄥˇㄖㄨˊ:「ㄊㄠˋㄍㄨㄢㄒㄧˋ」、「ㄊㄠˋㄐㄧㄠㄑㄧㄥˊ」。
  9. ㄊㄨㄥˊㄌㄟˋㄕˋㄨˋㄗㄨˇㄔㄥˊㄧˋㄗㄨˇㄖㄨˊ:「ㄊㄠˋㄈㄤˊ」、「ㄊㄠˋㄘㄢ」。
  10. (10)ㄕㄥˊㄑㄩㄢㄖㄨˊ:「ㄕㄥˊㄊㄠˋ」、「ㄏㄨㄛˊㄊㄠˋ」。
  11. (11)ㄐㄧˋㄇㄡˊㄖㄨˊ:「ㄑㄩㄢㄊㄠˋ」。
  12. (12)ㄌㄧㄤˋㄘˊ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ㄔㄥˊㄗㄨˇㄕˋㄨˋ˙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ㄧˊㄊㄠˋㄔㄚˊㄐㄩˋ」、「ㄌㄧㄤˇㄊㄠˋㄧㄤˊㄓㄨㄤ」、「ㄧˊㄊㄠˋㄌㄧˇㄌㄨㄣˋ」、「ㄧˊㄊㄠˋㄅㄣˇㄌㄧㄥˇ」、「ㄌㄧㄤˇㄊㄠˋㄨㄟˋㄩˋㄕㄜˋㄅㄟ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套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ào
解釋:
  1. 加在東西外面的罩蓋物。
    【例】筆套、手套、書套
  2. 繩圈。
    【例】繩套、活套、雙套結
  3. 固定的格式或方法。
    【例】老套、俗套
  4. 罩在外面。
    【例】天涼了,套件衣服再出去。
  5. 模仿抄襲。
    【例】既有現成格式,我拿來照套就是了。
  6. 用套拴繫。
    【例】套車、套馬 ◎
  7. 謀取。
    【例】套話、套問、套利
  8. 互相配合、銜接或重疊。
    【例】套招、套色
  9. 拉攏。
    【例】套交情、套關係
  10. 量詞。計算成組事物的單位。
    【例】兩套洋裝、一套理論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ào
解釋:
[名]
1.加在東西外面的罩蓋物。如:「筆套」、「手套」、「被套」、「書套」。
2.拴繫牲口以拉車的皮繩或麻繩組。如:「大車套」、「牲口套」。
3.繩圈兒。如:「活套兒」、「繩套」。
4.技巧、動作、事件等。如:「老套」、「俗套」。
5.河流或山脈轉折彎曲的地方。如:「河套」。
6.量詞。計算成組事物的單位。如:「兩套洋裝」、「一套理論」。
[動]
1.加罩。如:「套件外衣」。
2.用套拴繫。如:「套車」、「套馬」。
3.綁住、限制住。如:「套住手腳」、「套牢」。
4.互相配合、銜接或重疊。如:「套招」、「套色」。
5.用言語設計問出實情。如:「拿話套他」。
6.模仿。如:「套公式」。
7.拉攏。如:「套交情」。
8.獲取。如:「套利」。
9.房屋向一端發展。如:「裡間兒開個門兒,又套出一間耳房來。」
[形]
1.成組的。如:「套房」。
2.罩在外面的。如:「套鞋」、「套褲」。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hò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量] ] 計算成組事物的單位。
  2. [[動] ] 將遮蓋物覆蓋在實際物品的外面。
  3. [[動] ] 利用巧妙的說話技巧誘騙他人說出實情。
  4. [[動] ] 指彼此互相串通、配合。
  5. [[名] ] 用來覆蓋的東西。
  6. [[名] ] 本事。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拴繫牲口以拉車之皮繩或麻繩組。如:「大車套」、「牲口套」。

2. 繩圈兒。如:「活套兒」、「繩套」。《元朝秘史》卷一:「孛端察兒見有個雛黃鷹拿住個野雞,他生計量拔了幾根馬尾做個套兒,將黃鷹拿著養了。」

3. 用套拴繫。如:「套馬」。《紅樓夢》第一○二回:「那日,尤氏過來送探春起身,因天晚省得套車,便從前年在園裏開通寧府的那個便門裡走過去了。」

4. 綁住、限制住。如:「套住手腳」、「套牢」。《紅樓夢》第一二回:「只見兩個人走來,拿鐵鎖把他套住,拉了就走。」

5. 用言語設計問出實情。如:「拿話套他」。《紅樓夢》第二一回:「寶釵便在炕上坐了,慢慢的閒言中套問他年紀家鄉等語,留神窺察其言語志量,深可敬愛。」

6. 互相配合、銜接或重疊。如:「套招」、「套色」。

7. 計謀。《西遊記》第二七回:「師父,我若來遲,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我落難之人,走入圈套,沒奈何了。」

8. 外加在物品的罩蓋物。如:「筆套」、「手套」。《官話指南.卷二.官商吐屬》:「你把這套書給琉璃廠寶文堂書鋪裡送了去,告訴俞掌櫃的說,叫他給配一個書套。」《儒林外史》第一二回:「左手掮著個被套,右手把個大布袖子晃蕩晃蕩,在街上腳高步低的撞。」

9. 罩在外面者。如:「套鞋」、「套褲」。

10. 加罩。如:「套件外衣」。《紅樓夢》第六七回:「你倒是告訴買辦,叫他多多做些小冷布口袋兒,一嘟嚕套上一個,又透風、又不蹧蹋。」

11. 技巧、動作、事件等。如:「老套」。《紅樓夢》第一七回:「左右一望皆雪白粉牆,下面虎皮石隨勢砌去,果然不落富麗俗套。」《紅樓夢》第七○回:「從來桃花詩最多,縱作了,必落套,比不得你這一首古風。」《儒林外史》第二九回:「這是而今詩社裡的故套。」

12. 模仿。如:「套公式」。

13. 表客氣之應酬用語。《紅樓夢》第一一五回:「寶玉等先搶了一步出了書房門檻站立著,看賈政進去,然後進來讓甄寶玉坐下,彼此套敘了一回。」《醒世姻緣傳》第二回:「計氏讓他們到家吃茶,眾婦人都辭了不肯進去,站定敘了句把街坊家套話。」《儒林外史》第一三回:「你我知己相逢,不做客套。」

14. 拉攏。如:「套交情」。

15. 獲取。如:「套利」。

16. 河流或山脈轉折彎曲之地方。如:「河套」。

17. 房屋向一端發展。如:「裡間兒開個門兒,又套出一間耳房來。」

18. 成組。如:「套房」。

19. 量詞。計算成組事物之單位。如:「兩套洋裝」、「一套理論」。《水滸傳》第一回:「酒進數盃,食供兩套。」《紅樓夢》第一回:「當下即命小童進去,速封五十兩白銀,並兩套冬衣。」

注音: ㄊㄠ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套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橐仔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