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耶拿大學(德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University of Jena (Germany)
作者: 周玉秀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耶拿大學是德國最富傳統的高等學府之一;前身是一五四八年成立之學院古典中學(Akademisches Gymnasium)。一五五七年神聖羅馬皇帝斐迪南一世(Ferdinand I)將其升格為大學;次年德國人文學者梅蘭克頓(Philipp S. Melanchthon, 1497~1560)為耶拿大學注入一股基督新教的精神,使大學具有新教大學之特殊風格;同年,大學圖書館成立。此後百餘年,耶拿大學一直都是耶穌教會士林哲學和馬丁.路德神學的重鎮。十七世紀後葉,耶拿大學一躍而為文化與政治辯題的重要據點。一八○○年則發展成為古典德國哲學的中心。古典時代的耶拿大學一直到與威瑪(Weimar)密切的接觸,而得以享有國際斐譽,贏得特殊吸引力。
  知名的德國大師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席勒(J.C. Friedrich von Schiller, 1759~1805),理想主義大哲學家(兼教育家)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 1762~1814)、黑格爾(G.W.F. Hegel, 1770~1831)與哲學思想家謝林(Friedrich Wilhelm J. von Schelling, 1775~1854)等,皆先後塑造耶拿大學之文化精神形貌。歌德與席勒因為到耶拿大學講學,將其和威瑪的淵源(其關係可由威瑪設立之歌德-席勒文獻館推知一二)帶至耶拿大學,吸引各國學者學生到耶拿大學研究;耶拿大學亦因席勒而有今之全稱Friedrich-Schiller University Jena。
  解放戰爭(1813-1814)以後,耶拿大學學生在一八一五年組成第一個如中世紀學生會社的「統一自由運動學生組織」(Burschenschaft),維持中世紀傳統的學生行為準則,編有學生會歌曲。社會學家馬克斯(Karl Marx, 1818~1883)亦在其後的年間就讀於此大學,並於一八四一年獲頒博士學位。
  著名的唯物一元論(Monismus)發言人赫克爾(Ernst H. Haeckel, 1834~1919),即在耶拿大學著文為達爾文主義奮鬥。直至今日,耶拿仍設有赫克爾講座,研究其思想精髓。此外,物理學家同時也是工業家的阿貝(Ernst Abbe, 1840~1905)亦直接拓展該校之知名度;他於耶拿大學物理系畢業後,領導蔡司(Carl Zeiss)光學部門,並且任教於耶拿大學,當蔡司(Zeiss)在一八八八年去世後,阿貝購下其股權,成為該公司唯一的主董,同時成立蔡司基金會,回饋耶拿大學;一九○五年死於耶拿。該校物理學系之教學研究成果,馳名國際,可由其學術與工業界之密切關係,如蔡司鏡片、顯微鏡、萊特(Schott)玻璃纖維、阿貝折射鏡以及由阿貝成立之蔡司科學基金會等見其一斑。
  受鄉村學校(Landerziehungsheime)運動之影響,耶拿大學一九二三年設有實驗學校,由皮特森(Peter Peterson, 1884~1952)實驗其發展逾二十年之耶拿計畫(Jena-Plan),耶拿大學自此亦得以在自己的實驗中心從事學校教育。
  該校目前為撒克遜邦公立大學,免學費。一九九○年時全校學生六千餘人,教師及助理共二千二百餘人。該校有二十個學群,並設有加二個研究所、電腦中心及醫護訓練部。學校權力及管理機構如下:教務會議、科學評議會、大學評議會。職員及學生皆有代表參加上述會議。
  該校總圖書館現有藏書二百六十多萬冊;特殊設備有生物史源博物館、醫學及自然科學歷史專室、歌德紀念植物園、席勒紀念室。
  學年從九月至次年八月(九月至一月,二月至七月)。入學條件為高中畢業文憑(Reifzeugnis)或同等學歷。授予學位有:碩士(Diplom),修業時間除醫科為六年,其餘為五年;博士(Doktorate),碩士後三至四年;少數學群設有高級博士學位(Doktor der Wissenschaften),博士後四至五年才能取得。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耶拿大學(德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