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教師形象和任務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陳密桃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教師形象指社會期望其有教師身分的人,所應表現的行為模式。這種期望,可能根據個人心目中對教師的理想形象,也可能根據制度與法令所規定的任務。因此教師形象是一種獲得的職業形象,不是來自天賦。
  教師形象的內涵,可自理想的文化方面,也可自制度與法令的方面,更可自教師的實際表現等加以分析。著眼不同,內涵各異。一般而言,大致可分為理想的和制度的兩種,分別說明如次。
  理想的教師任務,指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根據自己對教師理想形象的認定,主觀地認為教師應有的表現。根據中外教育學者的見解,歸納為如下六類:
  1.傳道:即「人師」。教師應以身作則,做學生的榜樣;時時關心學生,使學生身心皆能獲得正常的發展。
  2.授業:即「經師」。不但傳授學生知識,尤應教導學生如何去學習,而且應積極從事教學改革與創新,以提高教學效果。
  3.解惑:教師應善盡輔導之責,做好選擇的工作,並協助統合人際關係,以解學生之惑。
  4.行政:教師應積極參與學校行政工作,以協助校務的推行,貫徹教育政策。
  5.專業:教師是專業人員,應隨時從事研究工作,提供新知,做一個專業的研究人員。
  6.社會:教師應以社區的導師自居,協助社區推行各項建設,做一個社區的服務人員。
  在現行的法令與制度之下,為了達成教育的目標,發揮教育的功能,有認定的教師所應承擔的任務。由於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目標不同,教育的功能有異,因而亦有不同的任務。不過大體上與教師的理想角色相符。
  教師任務的決定,受下列七項因素的影響:(1)歷史傳統:歷史傳統不同,對教師的看法亦因之而異;如果教師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擔負了重要的任務,自易產生崇高的形象,而受人景仰,反之,如果過去的歷史並不曾賦予教師神聖的使命,則教師便成為百業中的一行,而不具崇高的專業地位;(2)職業聲望:教師職業聲望的高低,一方面反映出社會大眾的價值觀念,另方面則影響到教師的工作態度和效率,而影響教師形象;(3)待遇:教師待遇是影響教師形象的一項重要因素;(4)學歷:教師所必須具備的正式學歷,也是決定教師任務的一大因素;(5)權力及影響力:教師所享有對別人的支配力,對教師有相當的影響;(6)工作的內容、分量及性質:教師工作範圍廣泛,工作分量龐大而且具複雜性,是教師具有過度負荷及不明確的特性;(7)個人因素:隨教師個人的人格特質、動機、需要、經驗而有很大的差異。
  從社會學立場而言,傳統社會認為教師是道德權威的代表者。教師兼具優越的文化素養及道德權威,要有影響學生的力量,才能培養學生自制力和責任感。道德權威之所以能夠維持,一方面有賴教師本身的內在素養,一方面則因教師為超越個人的社會代表者、為國家和時代道德理念的解釋者。教師將這些道德理念融匯於個人的人格之中,再由其言行傳遞給學生。
  華勒(W. Waller)以為教師為文化的傳播者,強調教師是受僱從事文化傳播的人,其主要的工作是將「光明帶到黑暗的地方」。教師既須根據社會的標準了解學生,復須具有改善社會的意願。所以教師是不惜為文化傳播而犧牲的人。
  弗勞德(J.E. Floud)以為教師為社會工作者及文化價值的維護者。在當代工業社會中,教師由社會文化所賦予的權威,已不如先前穩固,富裕社會學生所處的環境,為其長輩所未料及、所未經驗,因此,教師的道德權威減弱了,而同儕團體的影響力則大為增加。由此可知富裕社會賦予教師的特質,並非傳統的道德權威,而是一種選擇的功能,有促成學生向上或向下社會流動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已非道德權威的絕對代表者,無法運用支配學生的權力;因此教師和學生應建立一種新的積極關係,即是教師應為社會工作者或文化傳播者,及文化價值的維護者,藉以維護較高智慧及文化水準,提升學生的智慧及文化修養。
  在現代社會的特定時間與空間內,都有學生次級文化存在。學生次級文化與成人社會的價值與目標不同,學生次級文化的形成,是由於工業社會急速變遷的結果,家庭功能衰退,學校功能增強,教師應作為上下兩代次級文化的協調者。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教師形象和任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