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涅槃經] - 教育百科
[ | |
涅 | |
槃 | |
經 | |
]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林文彬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涅槃經]乃[大般涅槃經]之簡稱;「涅槃」或譯為滅度、寂滅,乃釋迦在人間即將入滅時所說的最後遺教,其主要題材,是從[長阿含‧遊行經]所述佛陀入涅槳時的事蹟而來。不過該經只述及病相的示現和入滅的預告,並沒有詳載佛陀滅度的經過,可見得該經的主旨是藉此素材來闡揚大乘教理的。 此經主要的內容是佛陀藉由涅槃問題的討論,而昭示大眾,眾生皆可以成佛以及如何成佛的理據。由此則又可以歸納出「佛身常住」及 「眾生悉有佛性」等兩大論題。凡俗的見解認為肉體的死亡就是一切消滅殆盡,但是佛陀卻早已超脫業障無明的束縛,肉身上的生老病死,不過是佛陀化身娑婆世界,為方便教化眾生的一種示現,真正的佛身是常住不壞的,這也就是所謂的法身,法性或佛性。佛陀入滅只是肉身的消失,涅槃正顯現出其超越時空、普遍常存的真實體性。而這種體性是人人皆有的,眾生悉有佛性,就連斷了善根的一闡提也都能成佛。因此,該經可以說是佛陀總結一生,由凡入聖的行誼,來開示眾生可以成佛的現身說法。 眾生雖然可以成佛,但其間尚有一般修證的歷程,[壽命品]說大涅槃是由法身、般若、解脫三法所成,正如∴(音伊)字三點,缺一不可(見 [哀歎品]),這就是說要從行解上來圓成佛性,即以般若的智慧,修行親證,直到自在解脫之境界,才能顯現出圓滿的佛性。又「佛身常住」的狀態也就是「常樂我靜」所謂的「涅槃四德」,這和佛教基本的教義「三法印」不淨、苦、無常、無我的觀點,看似矛盾,其實涅槃的境界是離言去相,超絕無待的,又那有差別之可言?其旨意不過在說明凡夫從無明的煩惱中,經由實際的證悟,轉化煩惱為菩提,才能全幅透顯出光明自在的佛性。 此經在南北朝時研究很盛,尤其是南朝,因為法顯、慧觀、道生等人的提倡,而興起了涅槃學的高潮,後來更由經典的講習而形成「判教」的思想,例如慧觀即根據[涅槃經]而始作[五時判教],以本經為最究竟之教典,對後來佛學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此經現存的漢譯本有四:最早有東晉法顯與佛陀跋陀羅同譯的六卷本[佛說大般泥洹經],後有北涼曇無讖譯的四十卷本[大般涅槃經],劉宋時慧嚴、慧觀與謝靈運將兩本比較綜合,重新分卷,訂為三十六卷本,史稱為「南本」,而曇譯則稱為「北本」。唐初,會寧與若那跋陀羅又譯出[大般涅槃經後分]二卷本,這部經因記載佛陀入滅後的種種事蹟,和小乘諸說相似,所以頗為學者所懷疑。重要的注疏則有:梁寶亮等人集合當時學者的論說所編成的[大般涅槃經集解]七十一卷,隋慧遠有[大般涅槃經義記]十卷,吉藏有[涅槃經遊意]一卷,唐灌頂有[大般涅槃經玄義]二卷。[大般涅槃經疏]三十三卷,湛然則有據灌頂之作所衍成的[涅槃經會疏]三十六卷等。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涅槃經]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