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巴渝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a Yü Wu
作者: 王克芬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漢代著名舞蹈。此舞根據巴地(四川)渝水(嘉陵江)沿岸少數民族賓人的勇武精神和舞蹈素材編成,用於鼓舞兵將士氣,以壓倒和制服敵人。舞蹈極有特色,巴渝人猛銳善舞,早在商朝末年已為人知,曾對推翻紂王暴政產生了積極的作用。《華陽國志.巴志》載:「賓民多居(渝)水左右,天性勤勇」。「銳氣喜舞」,「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稱之曰:「武王伐紂,前歌後舞也。」漢高祖招募賓人為前鋒,觀其作戰勇猛,又善歌舞,十分喜愛,認為此即「武王伐紂之歌也。乃令樂人習學之」,並將此舞歸入樂府(見《漢書禮樂志》)。其舞蹈內容是宣揚武功威德,類屬武舞。《晉書.樂志》記載該歌舞有:「矛渝本歌、曲安弩渝本歌曲、安台本歌曲、行辭本歌曲總四篇」因歌詞難懂(疑用巴渝賓人族語編成),於魏初由王粲向巴渝首領李管(中華書局二十四史點校本作「李管、種玉」清酌)種玉了解歌的含意經考校後將其改為「矛渝新福歌曲」、「弩渝新福歌曲」、「安台新福歌曲」、「行辭新福歌曲」。行辭以述魏德,其表演方式為舞者皆執羽籥,或用牟弩、干(盾)、戚(斧)。《巴渝舞》下傳多代,曹魏黃初三年(西元222)改其名為《昭武舞》,晉代又改稱《宣武舞》(《晉書.樂志》)唐列《巴渝舞》入「清商樂」中(《舊唐書.音樂志》)。歷代雖有更名改辭者,卻始終舞相傳習,不變其舞。《巴渝舞》是古代西南有代表性的少數民族舞蹈,從漢至唐流傳千年,在我國歷史上有重要影響。另有史書稱《巴渝舞》即《鞞舞》如《隋書.音樂志》載:「《鞞舞》漢《巴渝舞》也。」《樂府詩集》引《古今樂錄》稱:「《鞞舞》梁謂之《鞞扇舞》即《巴渝》是也。」但郭茂倩據考證否定此說,認為漢魏二歌舞詞各異,非一舞二名,只因梁陳時代「鞞舞前作巴渝弄」,而誤認為是一舞二名,此說較合理可信。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巴渝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作者: 陳章錫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巴渝舞原是蜀地少數民族「賨人」(賨音ㄘㄨㄥˊ,古巴蜀人稱賨人)的樂舞,西漢初年傳入中國,其後發展為宮廷宴會上的著名雜舞,是手執兵器之武舞。
  據〔晉書.樂志〕記載:「漢高祖自蜀漢將定三秦,閬中范因率賨人以從帝,為前鋒。及定秦中,封因為閬中侯,復賨人七姓。其俗喜舞,高祖樂其猛銳,數觀其舞,后使樂人習之。閬中有渝水,因其所居,故名曰巴渝舞。舞曲有矛渝本歌曲、安弩渝本歌曲、安臺本歌曲、行辭本歌曲,總四篇。其辭既古,莫能曉其句度。」,賨人曾助劉邦而有戰功,又因舞風猛銳,為劉邦所欣賞,故傳入宮廷讓樂人學習。從曲名有弓、弩二字,及舞曲的傳習過程來看,應是手執兵器作為舞具的樂舞。西漢時樂府時時習之,哀帝罷樂府,改由大樂領屬;至魏、晉猶用為祭祀中的武舞,而唐代清商樂中仍列有巴渝舞之名。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巴渝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