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皇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ㄐㄩㄣㄨㄤˊㄖㄨˊ:「ㄏㄨㄤˊㄉㄧˋ」、「ㄏㄨㄤˊㄕㄤˋ」。
  2. ㄩˇㄐㄩㄣㄨㄤˊㄧㄡˇㄍㄨㄢ˙ㄉㄜㄖㄨˊ:「ㄏㄨㄤˊㄍㄨㄢ」、「ㄏㄨㄤˊㄍㄨㄥ」、「ㄏㄨㄤˊㄏㄡˋ」、「ㄏㄨㄤˊㄕˋ」、「ㄏㄨㄤˊㄗㄨˊ」。
  3. ㄉㄚˋㄖㄨˊ:「ㄊㄤˊㄏㄨㄤˊ」、「ㄏㄨㄤˊㄏㄨㄤˊㄐㄩˋㄓㄨˋ」。
  4. ㄗㄨㄣㄔㄥㄧˇㄙˇ˙ㄉㄜㄓㄤˇㄅㄟˋㄏㄨㄛˋㄗㄨˇㄗㄨㄥㄖㄨˊ:「ㄏㄨㄤˊㄗㄨˇ」、「ㄏㄨㄤˊㄎㄠ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皇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áng
解釋:
  1. 君主。
    【例】皇上、女皇、三皇五帝
  2. 君主的。
    【例】皇宮、皇恩、皇位
  3. 大、偉大。
    【例】冠冕堂皇
  4. 對天的尊稱。
    【例】皇穹、皇天后土
  5. 對祖先的尊稱。
    【例】皇考、皇妣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áng
解釋:
[形]
1.大、偉大。如:「冠冕堂皇」。《詩經.大雅.皇矣》:「皇矣上帝,臨下有赫。」唐.柳宗元〈天對〉:「皇熙亹亹,胡棟胡宇!」
2.莊盛、輝煌。《詩經.小雅.采芑》:「服其命服,朱芾斯皇。」《儀禮.聘禮》:「賓入門皇,升堂讓,將授志趨。」
3.美。《詩經.大雅.文王》:「思皇多士,生此王國。」《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上.傅毅傳》:「武丁興商,伊宗皇士。」
4.有關君主的。如:「皇宮」、「皇恩」、「皇位」。《楚辭.屈原.離騷》:「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文選.班固.東都賦》:「夫大漢之開元也,奮布衣以登皇位。」
[名]
1.天。《楚辭.屈原.離騷》:「陟陞皇之赦戲兮,忽臨睨夫舊鄉。」漢.王逸.注:「皇,皇天也。」《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傳》:「皇再命而紹卹兮,乃云眷乎建武。」唐.章懷太子.注:「皇,天也。」
2.君主。如:「三皇五帝」、「女皇」。
3.姓。如春秋時鄭國有皇頡。
[動]
匡正。《詩經.豳風.播斧》:「周公東征,四國是皇。」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ô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Hông
屬性: 附-百家姓
解釋:
  1. 附錄-百家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大、偉大。如:「皇極」。《說文解字.王部》:「皇,大也。」《詩經.大雅.皇矣》:「皇矣上帝,臨下有赫。」唐.柳宗元〈天對〉:「皇熙亹亹,胡棟胡宇!」

2. 天、天神。如:「皇天不負苦心人」。《詩經.大雅.文王》:「思皇多士,生此王國。」《楚辭.屈原.離騷》:「陟陞皇之赦戲兮,忽臨睨夫舊鄉。」宋.范仲奄〈劍聯句〉詩:「南帝輸火精,西皇降金液。」

3. 君主、帝王。如:「皇帝」。《楚辭.屈原.離騷》:「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漢.班固〈東都賦〉:「夫大漢之開元也,奮布衣以登皇位。」三國吳.韋昭〈承天命〉詩:「思我帝皇,壽萬億。長保天祿,祚無極。」

4. 古代對王朝之尊稱。漢.班固〈西都賦〉:「蓋聞皇漢之初經營也,嘗有意乎都河洛矣。」晉.潘尼〈贈長安令劉正伯〉詩:「並跡侍儲宮,攜手登皇朝。」《儒林外史》第二六回:「皇明義民鮑文卿享年五十有九之柩。賜進士出身中憲大夫福建汀漳道老友向鼎頓首拜題。」

5. 對先人之尊稱。《楚辭.屈原.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禮記.曲禮下》:「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日皇祖妣,父曰皇考,母曰皇妣,夫曰皇辟。」

6. 端莊肅穆、美盛光明。後作「煌」。《詩經.小雅.采芑》:「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漢.毛亨.傳:「皇,猶煌煌也。」《禮記.曲禮下》:「天子穆穆,諸侯皇皇,大夫濟濟,士蹌蹌,庶人僬僬。」

7. 美、讚美。《詩經.周頌.臣工》:「於皇來牟,將受厥明。」漢.毛亨.傳:「皇訓為美。」《後漢書.卷八○.文苑列傳上.傅毅》:「武丁興商,伊宗皇士。」

8. 無四壁之堂室。《漢書.卷六七.楊胡朱梅云傳.胡建》:「監御史與護軍諸校列坐堂皇上。」《資治通鑑.卷一一五.晉紀三七.安皇帝義熙六年》:「琅邪王德文都督宮城諸軍事,屯中堂皇,劉裕屯石頭,諸將各有屯守。」

9. 黃白色,亦指黃白毛相雜之馬。《詩經.豳風.東山》:「之子于歸,皇駁其馬。」漢.毛亨.傳:「黃白曰皇。」《詩經.魯頌.駉》:「薄言駉者,有驈有皇。」

10. 鳥名:

⑴ 雌鳳。後作「凰」。《爾雅.釋鳥》:「鳳,其雌皇。」《書經.益稷》:「簫韶九成,鳳皇來儀。」《文選.潘岳.笙賦》:「寫皇翼以插羽,摹鸞音以厲聲。」唐.李善.注:「列管以象鳳翼也。」

⑵ 黃雀,黃鶯。《爾雅.釋鳥》:「皇,黃鳥。」清.郝懿行.義疏:「此即今之黃雀,其形如雀而黃,故名黃鳥。」

11. 古冠名。帽上繪有羽飾。《禮記.王制》:「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養老。」漢.鄭玄.注:「皇,冕屬也,畫羽飾焉。」

12. 草木之花。《爾雅.釋言》:「華,皇也。」宋.邢昺.疏:「草木之華一名皇。」

13. 植物名。似燕麥。《爾雅.釋草》:「皇,守田。」晉.郭璞.注:「似燕麥,子如彫胡米,可食。生廢田中。一名守氣。」

14. 姓。如春秋鄭有皇頡。

注音: ㄏㄨㄤ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皇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