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神學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shén xué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én xué
解釋:
  1. 論證神的存在、本質和宗教教義的學科。
    【例】十六世紀初期一連串的宗教改革,是促使神學發達的原因。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神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én xué
解釋:
論證神的存在、本質和宗教教義的學科。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神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heology
作者: 張春申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神學的希臘文原意是論神、有關神的學問,屬於哲學的一門。哲學有倫理學、心理學等,亦有神學。希臘神學屬於哲學,出於理性對於現象的思考,肯定神的存在與性質。柏拉圖(Plato)的神學是根據希臘神話宗教的現象,對神作理性的研究。至於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的神學,為了解釋宇宙的運動,肯定神為不受推動的第一推動者。此後還有希臘哲學家由於社會次序的事實而證明神的存在,作為一切次序的根源。此是希臘神學的大概,也是後代自然神學之端倪。
  當基督宗教自巴勒斯坦漸傳遍羅馬帝國,不免與當時的希羅文化接觸。起初因神學名詞出於希臘哲學,不見於[聖經],故拒而不用。直到第三世紀初思想開放的學者開始應用此詞指基督宗教的信仰道理,即是天主啟示的道理,基督宗教的神乃指耶穌啟示的三位一體的天主。當基督宗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後,神學已成為對於耶穌基督啟示之神的學問了。不過初時所謂神學尚未成為一門系統性學科,教會中的學人多為主教,他們為了領導教友的需要,經常宣講天主與著作立說,確是真正的神學家。但是他們不能稱為學術性的或職業性的神學家,而是生活性的神學家。
  基督宗教的學術性神學始於中古士林神學,由於神學大師都深居隱修院,所以亦稱為經院神學。十一世紀的安賽姆(St. Anselm of Canterbury)被認為士林神學之父,後世視「神學」為「我相信為了了解」一語即出於他,所謂神學即是對信仰的了解。中古士林神學高峰是十三世紀的黃金時代,聞名的多瑪斯阿奎納(St. Thomas Aquinas)應用亞里斯多德的形上學,系統化地解釋基督宗教信仰,其名著[神學大全]一度成為後世士林神學家的教科書。當時歐洲著名大學都設神學講座。
  士林神學原本著重思維,理性對於信仰的解釋,但是自從文藝復興時代,開始重現實證方法,確定啟示的真實內容。於是研究古代經典的實證方法與思維方法並重。十六世紀以後,天主教革新時代,各地建立修道院培育神職人員,神學教育於是在大學之外另闢新園地,同時為了修道生的需要,神學分門別類不一而足,如信理神學、倫理神學、靈修神學、基本神學、信證神學等。
  自啟蒙時代起各家爭鳴,意見紛紜,教會信仰大受威脅,十九世紀教宗里奧十三世(Leo XIV)推動新士林神學與之抗衡。後因梵二大公會議的開放,天主教神學界已非士林學派獨尊,反而多采多姿,如眾所周知的解放神學即適應時代的產物;又因教會之本地化,神學亦有東方與西方,各洲與各國之分。
  上面介紹雖因歷史緣由多以西方基督宗教神學為主,但事實上也有猶太教、回教、中國宗教、印度教等的神學。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神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