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學海類編〕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程運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學海類編〕係浙西學者曹秋岳所輯,其門人陶艾村(陶越)復增刪之;收錄古今圖書計有四百二十餘種,皆海內士大夫家藏抄本,為世所稀見。
  陶越嘗述其師之言謂:「近日盛行漢、魏、唐、宋叢書及〔毛氏津逮〕、〔陳氏祕岌〕、〔商氏百川學海〕等編,蒐羅既狹,分類不清,未免無用之書亦雜其中,而又刪汰不全,是編皆本來完帙,選擇精嚴,無濫收者,亦可謂富而美矣。」
  全書分經翼、史參、子類、集餘;集餘又分八類,一曰行詣,二曰事功,三曰文詞,四曰記述,五曰考據,六曰藝能,七曰保攝,八曰遊覽。
  所謂經翼者,以漢疏宋註,闡發聖賢訓旨,皆群經之羽翼。曹秋岳家所藏唐、宋人經解最多,大半為崑山徐氏所刻,此處就所存者選錄,寧少毋濫。
  所謂史參,包括正史之論斷、稗史之記載,皆足資閱史者參考,但論斷必衷於義理,記載不涉於荒誕,方入此書。
  所謂子類,蓋秦、漢以後,子書絕少,今取語言之近乎子者錄入,理學諸書皆附。作者以考亭(朱熹)為的,先儒語錄,近日儀封張孝先刊行之〔正誼堂全書〕略盡學統源流,但不無純駁互出,是書則再加精選。
  所謂集餘,包括各家雜著,皆文集之餘。作者謂唐以前率多虛假之詞,至宋則語正而事確,故蒐採獨多。至明代雜著則略之,以鐫本尚不缺乏。
  集餘分八類:所謂行詣,普植品也,所蒐集者皆砥節修名,維風勵俗可儀可法之書;所謂事功,貴經世也,所蒐集者皆經世致用之書;所謂文詞,重立言也,所蒐皆講論精詳、體裁合宜之書;所謂記述,包括論古論今,紀言紀事,皆足增廣人學識者輯之;所謂考據,指不拘於章句,而能明辨是非,言必有據者;所謂藝能,指能檢束身心,暢舒興趣,所謂遊於藝者,非術士所習也;所謂保攝,非煉丹辟穀蟬蛻飛昇諸事,乃指重養生之道,卻病延年,善能保攝確有徵者,並附以隱居樂道之書;所謂遊覽,取古人臥遊之意,書籍所載勝境,尤可不出戶庭而恍然遇之,較之繪畫尤為便易,如勝境外並誌以山川人物,末並附遊具雅編,但期免俗,毋用求精。
  至本書不錄者:(1)二氏之書專說元巫及成仙成佛之事不錄;(2)誣妄之書不錄;(3)誌怪之書不錄;(4)荒誕不經之書不錄;(5)穢褻謔詈及一切遊戲之書不錄;(6)不全之書不錄;(7)詩不繫事者不錄;(8)雜抄舊著成編,不出自手筆者不錄;(9)漢魏叢書津逮祕書及說海談叢等書所載者不錄;(10)部帙浩繁者不錄;(11)近日新刻之書及舊板流傳尚多者不錄;(12)明末說部書不錄;(13)茶經酒譜諸書不錄。
  各書排次,概依作者先後;而類序之中又有區分,如經翼則以十三經為次,史參則以朝廷為次,事功則以六部為次,遊覽則以今京師而外省而邊海為次,作者先後仍各從其類。
  至抄寫格式務必整齊,格斗酌定九行二十一字。又本書序傳題跋,或有闕遺,而於他集見之,必為補入,並以告之同心共事者。
  此書於道光十一年(1831)六月,婁縣張允垂得錢氏藏本,以活字板排印,以廣流傳;近文源書局加以印行,共十冊傳世。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學海類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