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神仙 - 教育百科
ˊ
  • 漢語拼音 shén xiān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én xiān
解釋:
  1. 道家稱得道而神通變化莫測的人。後泛指神明、仙人。
    【例】自從退休後,他每天過著神仙般悠閒的生活。 △仙人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神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én xiān
解釋:
道家稱得道而神通變化莫測的人。後泛指神明、仙人。《大宋宣和遺事.元集》:「頃之,遊一宮闕,乃瀛洲神仙之境,得與明達后邂逅。」《三國演義》第三八回:「玄德見孔明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神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李豐楙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神仙是道教教義用語,係指得道成真的人。[莊子.天下篇]「不離不精,謂之神人。」又[莊子.逍遙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龍,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漢書.藝文志]:「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於其外者也。」[漢書.藝文志]已列出神仙家十家,著作二百零五卷。隨著道教的產生、發展,將之列為最根本的信仰。相信人通過一定的修煉或餌食靈丹,即可以長生久視,得道成為神仙。神仙傳記集凡有[列仙傳]、[神仙傳]、[洞仙傳]、[疑仙傳]、[三洞群仙錄]等都是專門記載神仙事蹟、修煉方法以及傳說諸事蹟先後迭出,從漢朝至清代,列有神仙人物約千餘人。所記的仙真故事,有上古傳說人物,如黃帝、彭祖、廣成子等;也有道教歷史上的人物,如三茅、魏伯陽、左慈、鄭隱、許遜、呂洞賓、陳搏、劉海蟾、王重陽、丘處機、張三豐、王常月等人。並將神仙分出諸多品階,較早期[仙經]把神仙分為三等: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游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謂之尸解仙。[大隱子]將神仙分成五類:在人稱人仙;在天稱天仙,在地稱地仙,在水稱水仙,能神通變化稱神仙。[太真科]又分為上仙、高仙、大仙、神仙、玄仙、真仙、天仙、靈仙、至仙等九品。葛洪[神仙傳]稱「神仙幽隱,與世異流」;或竦身入雲,無翅而飛;或駕龍乘雲,上造天階;或化為鳥獸,浮游青雲;或潛行江海,翱翔名山;或食服元氣,茹芝草;或入人間而人不識,或隱其身而莫能見;面生異骨,體有奇毛,率好深辟,不交流俗。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神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對應華語: 神仙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神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臺灣台語 仙人 相關臺灣客語 神仙
相似詞 仙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