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督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ㄐㄧㄢㄎㄢˋㄍㄨㄢˇㄌㄧˇㄖㄨˊ:「ㄉㄨㄍㄨㄥ」、「ㄐㄧㄢㄉㄨ」、「ㄉㄨㄕㄨㄞˋ」、「ㄉㄨㄅㄢˋ」。
  2. ㄘㄨㄟㄘㄨˋㄖㄨˊ:「ㄇㄚ˙ㄇㄚㄇㄟˇㄊㄧㄢㄗㄨㄥˇㄕˋㄉㄨ˙ㄓㄜㄨㄛˇㄗㄠˇㄕㄨㄟˋ。」
  3. ㄗㄜˊㄅㄟˋㄖㄨˊ:「ㄉㄨㄍㄨㄛˋ」、「ㄉㄨㄗㄜˊ」。
  4. ㄐㄩˋㄐㄧㄢㄔㄚˊㄐㄧˊㄓˇㄏㄨㄟㄑㄩㄢˊㄗㄜˊ˙ㄉㄜㄍㄨㄢㄩㄢˊㄖㄨˊ:「ㄉㄨㄉㄨ」、「ㄗㄨㄥˇㄉㄨ」。
  5. ㄉㄨㄒㄩㄝˊㄕˋㄔㄚˊㄒㄩㄝˊㄒㄧㄠˋㄒㄧㄥˊㄓㄥˋㄏㄢˋㄐㄧㄠˋㄒㄩㄝˊㄑㄧㄥˊㄒㄧㄥˊㄅㄧㄥˋㄩˇㄧˇㄓˇㄉㄠˇ˙ㄉㄜㄒㄧㄥˊㄓㄥˋㄖㄣˊㄩㄢ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督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監察、考核、審視。
    【例】督導、督察
  2. 具監察及指揮權責的官員。
    【例】都督、總督
  3. 中醫上指人體的奇經八脈之一。是陽經經脈的總綱。
    【例】打通任、督二脈。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監察、考核、審視。如:「監督」、「督導」、「督戰」。《管子.心術上》:「故事督乎法,法出乎權。」唐.尹知章.注:「督,察也。謂以法察事。」
2.催促。如:「督促」。《後漢書.卷三五.張純傳》:「督委輸,監諸將營。」唐.章懷太子.注:「督,促也。」
3.責備。如:「督過」。漢.王充《論衡.寒溫》:「父子相怒,夫妻相督。」
[名]
1.大將。《後漢書.卷四六.郭躬傳》:「軍征,校尉一統於督。」唐.章懷太子.注:「督,謂大將。」《三國志.卷三五.諸葛亮傳》:「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
2.職官名。具監察及指揮權責的官員。如:「監督」、「都督」、「總督」。
3.中醫上指人體的奇經八脈之一。是陽經經脈的總綱。
4.姓。如春秋時晉國有督戎。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o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監察、考核、審視。如:「督察」。《說文解字.目部》:「督,察也。」《管子.心術上》:「故事督乎法,法出乎權。」《漢書.卷六六.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車千秋》:「今光治內,君侯治外,宜有以教督,使光毋負天下。」

2. 催促。如:「督促」。《後漢書.張純傳》:「使將潁川突騎安集荊、徐、楊部,督委輸,監諸將營。」宋.梅堯臣〈汝墳貧女〉詩:「督遣勿稽留,龍鍾去携杖。」《三國演義》第六回:「如有行得遲者,背後三千軍催督,軍手執白刃,於路殺人。」

3. 整理、治理。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二○:「方遇疾卒,子幼不能督家業。」宋.蘇軾《物類相感志.文房》:「或紙或文書督齊,須攤桌上,督則齊。」

4. 率領。《三國志.蜀志.姜維傳》:「維糧盡退還,明年,加督中外軍事。」《明史.太祖紀一》:「十二月丙申還應天,常遇春留督諸軍。」清.徐珂《清稗類鈔.戰爭類》:「旋見一白酋督印度卒約百人。」

5. 大將。《後漢書.卷四六.郭陳列傳.郭躬》:「軍征,校尉一統於督。」《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

6. 職官名。擁監察及指揮權責之官。《文明小史》第一三回:「萬想不到果真總督大人還要當當,真算得潔己奉公第一等好官了。」《儒林外史》第四六回:「邊庭上都督不知有水草,部裡書辦核算時偏生知道。」

7. 勸說、責備。如:「督責」。《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漢.王充《論衡.寒溫》:「父子相怒,夫妻相督。」唐.張說〈季春下旬詔宴薛王山池序〉:「仙倡宥樂,中貴督酒,太平佳事,前史未書。」

8. 端正、矯正。《周禮.春官.大祝》:「禁督逆祀命者,頒祭號于邦國都鄙。」《呂氏春秋.先己》:「君曰勿身,勿身督聽。」《逸周書.本典》:「能督民過者,德也。」

9. 中央。漢.揚雄《太玄.周》:「植中樞,立督慮也。」

10. 中醫用語。為人體奇經八脈之一。乃陽經經脈總綱。如:「打通任、督二脈。」《莊子.養生主》:「緣督以為經。」晉.王叔和《脈經.平七經八脈病》:「督之為病,脊彊而厥。」

11. 姓。如春秋晉有督戎。

注音: ㄉㄨ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督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