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塗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ㄇㄛˇㄈㄨㄖㄨˊ:「ㄊㄨˊㄕˋ」、「ㄊㄨˊㄇㄛˇㄈㄣˇ」、「ㄧˊㄅㄞˋㄊㄨˊ地ㄉ一ˋ」。
  2. ㄇㄛˇㄑㄩˋㄖㄨˊ:「ㄊㄨˊㄍㄞˇ」、「ㄊㄨˊㄉㄧㄠˋ」。
  3. ㄙㄨㄟˊㄧˋ˙ㄉㄜㄒㄧㄝˇㄏㄨㄚˋㄖㄨˊ:「ㄊㄨˊㄇㄛˇ」、「ㄊㄨˊㄧㄚ」。
  4. ㄌㄢˋㄋㄧˊㄖㄨˊ:「ㄕㄥㄌㄧㄥˊㄊㄨˊㄊㄢˋ」。
  5. ㄉㄠˋㄌㄨˋㄊㄨㄥㄊㄨˊ」。ㄖㄨˊ:「ㄉㄠˋㄊㄧㄥㄊㄨˊㄕㄨㄛ」。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塗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泥濘。
    【例】泥塗、塗炭
  2. 粉刷、敷抹。
    【例】塗飾、塗抹
  3. 劃去、抹去。
    【例】塗改
  4. 隨意畫、寫。
    【例】塗鴉
  5. 道路。通「途」。
  6.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泥。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三下.釋詁》:「塗,泥也。」如:「泥塗」。《莊子.秋水》:「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
2.道路。通「途」。《論語.陽貨》:「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孟子.梁惠王上》:「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3.姓。如漢代有塗禪。
[動]
1.粉刷、敷抹。如:「塗飾」。《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豫讓》:「乃變名姓為刑人,入宮塗廁,中挾匕首,欲以刺襄子。」宋.陸游〈阿姥〉詩:「猶有塵埃嫁時鏡,東塗西抹不成妝。」
2.擦去、抹去。如:「塗改」、「這幾個字一塗掉,整篇文章便顯得乾淨俐落。」
3.隨意畫、寫。如:「塗鴉」。
4.沾汙、汙染。《莊子.讓王》:「其並乎周以塗吾身也,不如避之以絜吾行。」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hôo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泥土。
  2. [[名] ] 土壤、土地。
  3. [[形] ] 形容事情一團糟、完蛋了。
音讀: tôo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泥土。如:「泥塗」。大徐本《說文解字.土部.新附》:「塗,泥也。」《詩經.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如塗塗附。」《莊子.秋水》:「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

2. 抹畫、敷抹。如:「塗色」、「塗飾」。《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豫讓》:「乃變名姓為刑人,入宮塗廁,中挾匕首,欲以刺襄子。」宋.陸游〈阿姥〉詩:「猶有塵埃嫁時鏡,東塗西抹不成妝。」

3. 擦去、抹去。如:「塗改」。唐.李商隱〈韓碑〉詩:「點竄堯典舜典字,塗改清廟生民詩。」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一○.塗改添注》:「洪容齋引《貽子錄》云:『燭下寫試無誤筆,即題其後云,並無揩改塗乙注。』」

4. 隨意畫、寫。如:「塗鴉」。唐.盧仝〈示添丁〉詩:「忽來案上翻墨計,塗抹詩書如老鴉。」明.高濂《遵生八牋.卷一五.畫家鑒賞真偽雜説》:「或兒女痴頑,用筆塗寫,或燈下看玩,以致油汙透骨。」

5. 玷汙、汙染。《莊子.讓王》:「其並乎周以塗吾身也,不如避之以絜吾行。」《三國演義》第三六回:「中平末年,嘗為人報讎殺人,披髮塗面而走,為吏所獲。」

6. 堵塞。《莊子.天運》:「塗郤守神,以物為量。」唐.成玄英.疏:「塗,塞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卷七.造神麴並酒等》:「至二七日,聚麴,還令塗戶,莫使風入。」

7. 解凍。《詩經.小雅.出車》:「今我來思,雨雪載塗。」漢.毛亨.傳:「塗,凍釋也。」

8. 道路。通「途」。《孟子.梁惠王上》:「塗有餓莩而不知發。」晉書.卷七一.熊遠傳》:「孝懷皇帝梓宮未反,豺狼當塗,人神同忿。」

9. 姓。如漢代有塗禪。

注音: ㄊㄨ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塗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