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堂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ㄓㄥˋㄈㄤˊㄉㄚˋㄊㄧㄥㄖㄨˊ:「殿ㄉㄧㄢˋㄊㄤˊ」、「ㄊㄧㄥㄊㄤˊ」、「ㄉㄥㄊㄤˊㄖㄨˋㄕˋ」、「ㄐㄧㄣㄩˋ滿ㄇㄢˇㄊㄤˊ」。
  2. ㄧㄡˇㄓㄨㄢㄇㄣˊㄩㄥˋㄊㄨˊ˙ㄉㄜ˙ㄗㄖㄨˊ:「ㄌㄧˇㄊㄤˊ」、「ㄎㄜˋㄊㄤˊ」、「ㄐㄧㄠˋㄊㄤˊ」、「ㄕˊㄊㄤˊ」、「ㄗㄠˇㄊㄤˊ」。
  3. ㄍㄨˇㄉㄞˋㄍㄨㄢㄈㄨˇㄅㄢˋㄍㄨㄥ˙ㄉㄜㄉㄧˋㄈㄤㄖㄨˊ:「ㄍㄨㄛˋㄊㄤˊ」、「ㄕㄥㄊㄤˊ」、「ㄓㄥˋㄕˋㄊㄤˊ」、「ㄉㄨㄟˋ簿ㄅㄨˋㄍㄨㄥㄊㄤˊ」。
  4. ㄕㄤㄉㄧㄢˋㄔㄤˇㄍㄨㄢˇ˙ㄉㄜㄇㄧㄥˊㄔㄥㄖㄨˊ:「ㄊㄨㄥˊㄖㄣˊㄊㄤˊ」、「ㄌㄧㄥˊㄌㄧㄤˊㄊㄤˊ」、「ㄐㄧㄥˋㄊㄤˊ」。
  5. ㄇㄨˇㄑㄧㄣ˙ㄉㄜㄉㄞˋㄔㄥㄖㄨˊ:「ㄌㄧㄥˋㄊㄤˊ」、「ㄒㄩㄢㄊㄤˊ」。
  6. ㄊㄨㄥˊㄗㄨˇㄒㄧㄢ˙ㄉㄜㄈㄨˋㄒㄧˋㄑㄧㄣㄕㄨˇㄖㄨˊ:「ㄊㄤˊㄓˊ」、「ㄊㄤˊㄕㄨˊ」、「ㄊㄤˊㄐㄧㄝˇㄇㄟˋ」、「ㄊㄤˊㄒㄩㄥㄉㄧˋ」。
  7. ㄊㄤˊㄏㄠˋ˙ㄉㄜㄐㄧㄢˇㄔㄥㄖㄨˊ:「ㄙˋㄊㄤˊ」、「ㄙㄢㄒㄧㄥˇㄊㄤˊ」、「ㄨㄣˋㄌㄧˇㄊㄤˊ」。
  8. ㄌㄧㄤˋㄘˊ:①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ㄎㄜˋㄔㄥˊㄈㄣㄐㄧㄝˊ˙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ㄧˋㄊㄤˊㄎㄜˋ」。②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ㄔㄥˊㄊㄠˋㄨˋㄆㄧㄣˇ˙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ㄌㄧㄤˇㄊㄤˊㄐㄧㄚㄐㄩˋ」、「ㄧˋㄊㄤˊㄘˊㄑㄧ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堂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áng
解釋:
  1. 正房、大廳。
    【例】廳堂、登堂入室
  2. 以前官府辦公、審訊、舉行典禮的地方。
    【例】大堂、政事堂
  3. 用於廳堂或商店的名稱。
    【例】養志堂、回春堂
  4. 專門用途的房屋。
    【例】禮堂、食堂、佛堂
  5. 同宗而非同父的。
    【例】堂姪、堂兄弟
  6. 量詞:(1) 計算成套物品的單位。
    【例】一堂瓷器、兩堂家具 (2) 計算課程分節的單位。
    【例】一堂課
  7. →堂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áng
解釋:
[名]
1.正房、大廳。如:「廳堂」、「登堂入室」。《論語.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2.以前官府辦公、審訊、舉行典禮的地方。如:「明堂」、「政事堂」、「大堂」。
3.用於廳堂名稱。有時也含有某一世系的意義。如:「養志堂」、「三槐堂」。
4.專門用途的房屋。如:「課堂」、「食堂」、「禮堂」、「佛堂」、「紀念堂」。
5.同祖父的親屬。參見「堂兄弟」、「堂姪」等條。
6.量詞:(1)計算成套物品的單位。如:「一堂瓷器」、「兩堂家具」。(2)計算課程分節的單位。如:「一堂課」。
7.用於商店的名號。如:「同仁堂」、「回春堂」。
[形]
宏偉。如:「富麗堂皇」。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有特殊用途的室內集會空間。
  2. [[名] ] 廳、殿等正式場所。
音讀: tô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廳、殿等正式場所。
  2. [[名] ] 對母親的尊稱。
  3. [[名] ] 同祖父的兄弟姊妹。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高大之房子。如:「養志堂」、「三槐堂」。《說文解字.土部》:「堂,殿也。」東周戰國.宋玉〈神女賦〉:「振繡衣被袿裳,襛不短纖不長,步裔裔兮曜殿堂。」宋.李覯《袁州學記》:「瓦甓黝堊,丹漆舉以法,故殿堂室房廡門各得其度,百爾器備,並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

2. 正房或大廳。如:「廳堂」、「登堂入室」。《論語.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當下滿堂嬉笑,一片寒暄。」

3. 舊時官府辦公、審訊、舉行典禮之處。如:「政事堂」、「公堂」。《禮記.禮器》:「廟堂之上,罍尊在阼,犧尊在西。」《禮記.明堂位》:「昔者周公朝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負斧依南鄉而立。」

4. 表專門用途之房屋。如:「佛堂」、「教堂」。《後漢書.卷三五.張曹鄭列傳.鄭玄》:「所好群書率皆腐敝,不得於禮堂寫定,傳與其人。」唐.柳宗元〈盩厔縣新食堂記〉:「新作食堂於縣內之右,始會食之也。」

5. 宏偉。如:「富麗堂皇」。《三國志.卷二八.魏書.王毌丘諸葛鄧鍾傳.鍾會》:「段谷、侯和沮傷之氣,難以敵堂堂之陳。」《三國演義》第五二回:「相貌堂堂,威儀出眾。」

6. 明亮。如:「大燈把走廊照得亮堂堂的」。《廣雅.釋詁》:「堂,明也。」《西遊記》第四回:「身穿金甲亮堂堂,頭戴金冠光映映。手舉金箍棒一根,足踏雲鞋皆相稱。」

7. 尊稱他人的母親。如:「令堂」、「萱茂北堂」。宋.范成大〈致政承奉盧君挽詞〉:「眼看庭玉成名後,身及堂萱未老時。」《三國演義》第三七回:「公今至此,正可晨昏侍奉令堂,吾亦得聽清誨矢。」

8. 同祖父之親屬關係。如:「堂兄弟」、「堂姪」。宋.王讜《唐語林.卷七.補遺》:「相國同堂昆季三人,曰石,曰程,皆登宰相,惟福一人歷鎮使相而已。」《紅樓夢》第二回:「只可惜這林家支庶不盛,子孫有限,雖有幾門,卻與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沒甚親支嫡派的。」

9. 用於商店之名號。如:「同仁堂」、「回春堂」。

10. 當量詞:

⑴ 計算成套物品之單位。如:「一堂瓷器」、「兩堂家具」。

⑵ 計算課程分節之單位。如:「一堂課」。

11. 姓。如東周春秋有堂衣若。

注音: ㄊㄤ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堂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