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喬治亞大學科學教育學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cience Education Program in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作者: 熊召弟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喬治亞大學科學教育學程」隸屬於該校教育學院的科學教育系;基於建設美國及發展大學獨具之特色,教育學程研訂的發展策略,是由教學、研究、推廣服務及科技統整方面發展出兩大主要特性:綜合性及典範性;依此兩大特性,科學教育系不斷擬定一些精緻的模組方案,以配合當前教育之所需。依該校大學部及研究所,其課程有:
  1.大學部課程:主要是培育中學科學師資,因此,修習的學生被要求應有相當於任一自然科學系應具有的學分數及品質,另外應修過科學教育相關之科目如科學教育概論、中學科學課程、中學科學教學法、電腦在自然科教學之應用、特殊學生的科學教育、中學科學實務教學理論、中學自然科教學實習等。
  2.研究所課程:該系主要提供兩種碩士學位(M.A.和M.Ed.)及兩種博士學位(Ed.D.和Ph.D.)。碩士學位有兩種:一為強調研究的文碩士(Master of Art, M.A.)和強調精熟實務教學的教育碩士(Master of Education,M.Ed.),M.A.是被要求至少要修過四十五學分規定的科目、完成可發表的碩士論文著作及學科、論文等學術性的口試;M.Ed.則被要求要修滿六十學分的課業,不必寫論文著作,通過筆試測驗即可。目前,在M.Ed.的修課計畫另有B方案,其對象就是欲同時獲得科學教師取證資格及碩士學位的學生,其修業學程學分增加至九十學分,其餘要求條件與原M.Ed.的規定相同。博士學位有兩類,一為教育博士(Ed.D.),一為哲學博士(Ph.D.),Ed.D.是為培育優秀的大學、中學、社區教育局行政者、視導者等實務為主的高等教育學歷;而Ph.D.則是屬於研究導向的學歷,獲此學歷者,一般是在高等教育機構科學教育科系任職,並可擔任一般大學的基礎自然科學的教學。Ed.D.和Ph.D.修業的科目分為四大領域:(1)自然科學(如:動物學、植物學、遺傳學、化學、天文學、昆蟲學、物理學、地質學、微生物學等);(2)課程與教學;(3)研究及教育方法論及(4)教育概論(教育史、教育哲學、科學史、科學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等)。
  該系之教育目標重點在培育初等、國中、高中各階層的科學教師職前及在職的工作。該系相當重視研究發展,主要有四領域:
  1.科學師資培育:主要具實務性的研究,包括協助印尼、埃及等國進行小學科學師資培育工作、協助大學部及研究所的科學師資培育方案的計畫、協助發展小學自然教科用書及使用本書的師資培訓計畫及製作科學系列的電視節目;另則有關科學師資就認知及社會心理取向的主要研究,包括:促進科學概念改變的教學策略、教科書為基礎的策略在教與學科學概念的研究、多元文化的科學教育及教師對學童學習科學成功的影響等研究。
  2.科學教育改革及重構:著重於科學教育系統改革、評量改革、教師教學表現評量及本州的初中科學課程及教學的重構工作及研究。另則就弱勢種族的(Minority)中學生輔以暑期科學充實活動,以鼓勵他們在中學、大學選修更多的科學課程的行動研究,是相當積極的科學教育改革行動。
  3.情意學習:研究主題在於學生和老師在自然科教與學上的態度、動機,例如自然科教與學的動機論,小學教師成長學程的評量研究,青少年科學態度形成的影響,中學領導者(middle school leadership)的計畫,目標是與當地中學教師、視導共同合作,創造當地學區的科學教師輔導團。
  4.科技在科學教育的應用:主要研究為科學教學的電腦及視聽媒體的設計和使用、運用科技來做解題策略、發展與科學課程有關的高科技媒體及協助師資培育工作。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喬治亞大學科學教育學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