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fó jiào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佛教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fó jiào |
解釋:
1.世界五大宗教之一。為釋迦牟尼佛所創。主張一切都是不圓滿的,凡是緣起的現象都是無常的,只有息滅貪、瞋、痴,證得圓滿智慧,才能得究竟解脫。佛教流傳至今,主要的教學系統:一、上座部佛教,盛行於斯里蘭卡、泰國、緬甸等。二、大乘佛教,包括中國佛教及西藏佛教以及日本、韓國佛教。佛教信徒分布世界各地,但主要以亞洲為主。 2.佛陀的教法。《西遊記》第八回:「那大聖見性明心歸佛教,這菩薩留情在意訪神僧。」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佛教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余崇生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佛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相傳在前六世紀至前五世紀時古印度迦毗羅衛(今尼泊爾南部提羅拉科特附近)國王子悉達多.喬答摩(Siddhartha Gautama)(即釋迦牟尼)所創立。後來傳播於中國、日本、韓國、東南亞各國家及地區,並且對當地人們的生活及政治文化方面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印度原始佛教的主要教義為四諦、緣起、八正道,以及無常、無我等;在西元前後,大乘佛教興起,同時也出現了一批闡發大乘思想的經典,在理論上發揮了空、中道、實相、六度的學說,對教義方面有所發展,而其中最主要的約有中觀派、瑜伽行派,以及稍後的密教之興起。 佛教創立後,在印度曾有過演變,佛陀及其嫡傳弟子所宣揚的佛教,稱為根本佛教。自釋迦牟尼逝世後,弟子們奉行四諦、八正道等基本教義,在教團生活中維持著他在世時的施設與慣例。約在佛滅後一百年,佛教分裂為上座部、大眾部兩大派,稱為根本二部;在以後的百餘年間也續有分裂,先後分成十八部或二十部,稱為枝末部派。 大乘淵源於佛世;當在西元前後,佛教吸收了各部派思想,尤其是大眾系的影響,而興起了大乘最初的教團,以成佛之大願,行悲智兼濟之菩薩行。在信眾中間一部分人根據〔般若經〕、〔寶積經〕、〔華嚴經〕、〔妙法蓮華經〕、〔維摩經〕等闡述大乘思想,進行修持相傳教。此時亦出現了淨土的思想。印度大乘佛教後來主要形成了中觀(空宗)和瑜伽行(有宗)兩大系統,並且把早期的佛教稱為小乘佛教。 釋迦牟尼逝世後約五百年,大乘中觀派興起,創始人為龍樹( , 150~250);他著〔中論頌〕以闡發「緣起性空」之真義,又著〔大智度論〕釋般若經,暢發菩薩之大行。後來他的弟子提婆(Deva)繼續弘傳其學說,因而使得大乘佛教發展得更為迅速與普遍。在此之後,還有清辨( , 490~570)、佛護(Buddhapalita, 470~540)和月稱(Candrakirti,七世紀前半)等人也從不同的角度發揚中觀的思想,形成了自續派與應成派。當釋迦牟尼逝世九百年後,瑜伽行派興起,而此派的奠基人為無著( )和世親(Vasubandhu)。無著原屬說一切有部的僧人,由於對一切有部教理感到不足,而改變闡發大乘教義;至於其弟世親,原是說一切有部的學者,後來也從無著改宗而闡揚宣說大乘教義思想。此後的傳承者則有陳那、德慧、安慧、護法、難陀、戒賢等。 傳入中國和朝鮮、日本、越南等國的佛教是以大乘為主,在歷史上稱為北傳佛教,其經典是屬於漢文系統;而傳入中國的西藏、內蒙古及蒙古地區,是為北傳佛教中的西藏佛教,其經典則屬藏文系統。又傳入現在斯里蘭卡(Srilanka)、緬甸、泰國、高棉、寮國及傣族等地區的,主要是以小乘為主,歷史上稱為南傳佛教,而他們的經典是屬於巴利文系統。 西漢哀帝元壽元年(西元前2),佛教傳入中國內地;魏晉南北朝時得到發展,直到隋唐時到達最興盛,形成了三論宗、成實宗、天台宗、律宗、淨土宗、法相宗、華嚴宗、禪宗、密宗以及三階教等。佛教的根本思想,主要是以四法印為立場的十二因緣論和四諦論。所謂十二因緣即是:無明、行、識、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此十二因緣是相連而生,前者為後者之因,後者則為前者所生起。四法印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切皆苦、寂靜涅槃。至於四諦,即是苦諦、集諦、滅諦及道諦。自宋以後,佛教各派趨向融合,同時儒、釋、道三教的矛盾漸漸地化解,而形成具有中國色彩的宗教。 至於現今的佛教大多一改昔日山林自度的風格,轉而朝向人生佛教的弘揚,積極從事文化、教育、慈善等事業,而使一般信眾親近於佛教,了解佛教,並設置或主辦國際性佛教學術會議,世界佛教徒友誼會、世界佛教青年會等,結合國際間僧俗,專家學者發表論文,提出見解,齊力促進世界各地佛教發展與融合。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對應華語: | 佛教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佛教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Hu̍t-kàu
|
又音: | Pu̍t-kàu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佛教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