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生活品質 - 教育百科
ˊ
ˇ
ˊ
  • 漢語拼音 shēng huó pǐn zhí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ēng huó pǐn zhí
解釋:
  1. 人類文化精神生活的層次。其標準與財富的累積並無絕對關係,但生活品質高的國家,必定具有一定的生活水準。
    【例】隨著人口的增加,工業汙染的日益嚴重,整個城市的生活品質卻越來越差。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生活品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ēng huó pǐn zhí
解釋:
個人與社會的總體生活內容滿意程度,舉凡健康、家庭、教育、就業、收入、信仰、生態環境、休閒娛樂等狀態均可為其指標。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生活品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Quality of Life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生活品質概念包括兩部分;一為個人幸福與充實感之獲得滿足,一為生活環境所能提供予個人滿足的程度。
  美國蘭德(Rand)研究所認為:「生活品質為個人之福祉(sense of well-being),生活上之滿足或不滿足,快樂或不快樂感。」
  密西根大學調查研究中心認為;「生活品質除指實質方面福祉外,尚包括如教育、休閒機會、個人安全、住宅、鄰里關係等之滿足或不滿足狀況。」
  自1960年代末期以來,國民福祉或生活品質之探討,已蔚為一種國際流行之風氣。社會學家、經濟學家及心理學家等不斷嘗試以各種理論來建立足以測度分析目前之社會狀況,並尋求預測未來社會變遷之方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生活品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Quality of Life
作者: 鄭夙芬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生活品質」一詞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國被提出,其最初屬於物質上的探討,包括房子、汽車及一些設備,金錢的投資等議題,後來其範圍越來越廣。一九六○年美國艾森豪總統(D.D. Eisenhower)提出的報告中指出包括教育、經濟的成長、對個人的照顧、健康與福利等均屬於生活品質的議題,人們除了財富之外,應過更好的生活。至一九六○年代末期,焦點轉而放在個人的自由、休閒、情緒、興趣、照護方面;一九七○年代中期,加入臨床介入的概念,特別是在腫瘤醫學、風溼病學、精神醫學方面,均注重到生活品質的課題。
  包括社會、心理、地理、教育、犯罪、醫學、護理、衛教、經濟、統計等學科對「生活品質」均有所提及,也各有其觀點,在此探討的生活品質,嚴格來講應是與健康有關者。過去在對於健康照顧的理念中,希望能將疾病治癒,避免罹患,沒有生病就是健康,但是這種將焦點放在醫師或病患責任的觀念,屬於狹義的看法,自有其限制。現在對大眾的關心不僅在於症狀的處理,更在於對其生活的重視,所形成的積極性健康促進觀念,正是指對其生活品質的改善,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所揭櫫的「安寧幸福」(well-being)的狀態。
  由此可見生活品質是一項重要的議題,但它尚未有單獨的理論予以支持,在定義上充滿相當多樣性的詮釋內容,彼此之間缺乏共同性的指標。一九八二年,郝奎特(Hornquist)界定「生活品質」為個人對生理、心理、社會、活動、物質及空間結構等需求的滿意度。一九八八年,阿聞特(Walker Avant)界定「生活品質」有四種屬性:(1)對一般生活的滿足感;(2)具有評估自己生活的心智能力;(3)個人可接受的生理、心理、社會及情緒的健康;(4)由他人客觀評估個人的生活情境。一九七七年,蕭(Shaw)則以量化與客觀的方式來決定個人的生活品質,但仍有許多質疑之處。另一方面,格林(Green)等人提出的衛生教育診斷模式(PRECEDE Model),則視「生活品質」為正向、積極的意義,屬於第一階段的社會性診斷,因此,其內容較傾向社會指標,包括失業率、缺工率、離婚率、犯罪率等,以提高生活品質為衛生教育的最終目的。整體而言,與健康有關的「生活品質」之探討文獻中,很少嘗試將它在概念上做定義的探討,通常是採取「組合概念」的方式,包括角色功能(如支配、工作等)、與社會社區互動的品質、心理健康、身體敏感度(如疼痛)、生理症狀、生活適應、生活滿意度、社會支持等概念均被學者普遍應用來加以詮釋「生活品質」。
  生活品質的測量有許多不同的工具,而其彼此之間由於沒有絕對的指標,因此不易相互比較,效度不易建立,通常包括客觀的(收入、症狀、居住密度等)與主觀的(滿意度、生活需求等),或二者兼具的測量。非結構式的深度會談是較適用的方法,主要用於對慢性病、患者經驗、家屬經驗等範圍的探討。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生活品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