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應理論 - 教育百科
符 | |
應 | |
理 | |
論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Correspondence Theory |
作者: | 譚光鼎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符應理論的主要目的是探討教育與經濟制度之相互對應關係,此理論批判當代社會偏袒資本主義,運用教育制度而再製資本主義的人力資本與社會階層,以完成資本主義的階級統治。 對於教育與經濟制度間的關係,歷來學者有兩種對立的觀點。其中一種觀點認為教育的價值是內在的,目的是促進個體的生長與經驗的改造,而非未來職業角色的預備,亦不須服務於經濟制度。但是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教育是社會的工具,它的功能必須充分滿足經濟與政治的需求,並應隨經濟成長與社會變遷而調整目標。因此學校所陶冶的知能、態度與人格,無非是為了培養合格的人力資本。這種論點已蘊含了「符應」的概念,意指學校教育的內容必須「符應」就業市場的需求。 歷來許多學者曾對學校教育符應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現象加以批判,但始終缺乏堅實的理論架構,僅僅由「霸權」、「社會階層」、「生產條件之再製」等概念組成鬆散的理論。明確地提出「符應理論」的乃是鮑渥斯(Samuel Bowles)和季廷斯(Herbert Gintis)。他們在〔資本主義下的美國學校教育〕(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 merica)一書中,探討美國自移民時代以來經濟制度的發展以及學校教育型態的變遷,並藉此批判美國的學校教育符應資本主義經濟的需求,再製資本主義社會階層。他們認為,現代科層化的功績社會所強調之自由主義與機會均等,並未實現,教育制度反而淪為再製資本主義階級統治的工具,延續不平等的社會關係。 具體而言,符應理論的主要內容可以分述如下: 1.學校教育之「結構」符應於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學校生活中的權威和科層體制,和經濟機構相互符應。例如:「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學生」所形成的地位階層,和工商團體之「經理-工人」所形成的地位階層遙相呼應;而工人對於職業(經濟活動)的無力感與疏離,恰好反映了學生對學習(教育活動)的無力感和疏離心理。再者,學校為了促進學習而採用的「外在酬賞」(如考試分數、學業成績、等第制度),恰與職業薪酬的目的如出一轍。因此,資本主義社會的學校生活,反映生產機構的人際關係與結構。 2.學校教育之「內容」符應於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學校除了認真的教導學生學習各種專業知能之外,更重要的是建立生產的意識型態(如尊敬權威、謹言慎行、端正守禮),以教導青年人順從資本主義的勞動分工體制。同時,「不同階段的學校」與「不同的職業地位」也相互符應。例如,一般工廠普遍要求低階工人順從規範,並給予較嚴格的監督管理。由於一般勞工的教育程度較低,因此中、小學階段的教育符應於勞動市場的需求,注重道德倫理的教導,強調學生遵守規範,監督管理也比較多。在高等教育階段則不同,由於大學畢業生的職業地位較高,而高階職業的自主性與負責任的程度也較高,因此大學教育相對地鼓勵學生自我約束、自律自守,以發展獨立的任事能力,因為這正是高職業地位者所需要的特質。 3.學校教育之「過程」符應於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由於現代社會是一種功績式社會,學校科層化組織因而重視行政效率與客觀的教學評量。在「因材施教」理想的導引下,中小學校運用各種智力測驗、學業成就測驗鑑定學生的能力,區分學生的類別,以作為實施分組、分班、分軌教學的依據。事實上,家庭社經背景較高的學生,智商較高,學業成績較好,因而往往得到較高的測驗等級與較多的升學機會。現代學校教育的過程,並未能促進教育機會的均等,考試與評量技術雖然在形式上公開而客觀,實質上卻壓抑了低社經地位學生的向上流動。 4.家庭背景、教育成就和職業地位相互符應:由於教育成就充分反映學生家庭背景的不同,職業地位亦往往決定於教育程度的高低,因此家庭背景、教育成就與職業地位之間,形成一種符應的機制。許多實證的結果顯示,低社經家庭的學生受教育的時間大多較短,就讀學校的品質較差,畢業後多從事較低階的職業。而高社經家庭的學生常就讀高品質的學校,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較多,並且多享有地位較高的職業。教育制度並未符合機會均等的精神,「功績主義」只是一種虛假的表象,現代學校真正的功能是:把不同社會階級背景的學生導入不均等的經濟地位,以完成資本主義的階級統治。 符應理論對於現代學校教育的批判相當激烈,引起許多回應與批評。批評者多認為符應理論過於理想、簡化與機械,淡化了學校日常生活的真實內涵,同時也忽略了教育制度和其他社會制度的互動關係。就學校內在關係而言,學生並非被動而無疑地接受既有規範的再製。從多采多姿的學校文化觀之,學生們往往會主動嘗試去控制他們的學習環境;同時,教師與學生、教師與行政人員、學生與行政人員之間也充滿了許多衝突與矛盾,正如勞動工人與雇主之間不斷有矛盾與抗爭一般。因此,學校毋寧是一個「順從」與「抗拒」共生的次級社會,既再製「順從的意識型態」,也製造「對立的關係」。其次,就學校與社會的符應關係而言,學校遠比一般工商組織更為民主而平等,而且教育的向上流動機會,遠多於就業市場裡的向上流動機會,因此教育與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之間並不具有對稱與符應的關係。若把學校視為社會階層的再製工具,根本簡化了教育和經濟制度之複雜的互動影響。事實上,教育制度擁有其相對自主性,雖然受資本主義的支配,以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但是學校所傳播的民主理想,卻可能成為推動未來經濟變遷的力量。因此,如果教育制度純粹而被動地符應經濟發展,任何歷史的變遷將無由發生。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符應理論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