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識學程 - 教育百科
通 | |
識 | |
學 | |
程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Studium Generale |
作者: | 楊深坑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通識學程從學術基礎教育的觀點來看,是指可以開展學生廣博識見的教學科目或學習活動。一九八○年代以後,德國大學也提供大學之外的一般大眾一些通識的學程。事實上,普通(Generale)這個字除了指教學科目或學習活動的廣博性以外,也指教學對象的普遍性和包容性。 此字德文原宇Studium Generale,自十三世紀以降,指的是為所有基督教國家或教團區域(Ordenprovinzen)所設立的大學或教團高等學校(Ordenhochschulen),與區域性的教育機構(Studium Provinciale, Studium Particulare)有別。 十二、三世紀義大利波隆那(Bologna)、法國巴黎(Paris)及英國牛津(Oxford)等西歐最早成立的幾所大學,包括神、法、醫、文四個學院,前三個學院提供專門學術的學程,後者則提供廣博的學術先修教育(Propädeutik),其學習科目包括文法、修辭、辯證、幾何、算術、天文、音樂等自由七藝(septem artes liberales)。學生須先修畢文學院課程,才可以進入其他三個導向專門學術的學院。 文學院(Artistenfakultät)後來逐漸發展為哲學院(Philosophische Fakultät),包括哲學、歷史、語言文字學、自然科學等學科,與中世紀的自由七藝已經不同。十九世紀以來,大學學術基礎教育逐漸轉移到獨立設置的文理中學(Gymnasium),哲學院也逐漸和其他學院取得平行的地位,又由於哲學院開始擔負培育中學師資之責,因而也提供預備參加國家考試之專門職業學程,哲學院遂不再限於提供通識的學術基礎教育。 隨著學術漸趨分化、專精化,大學在「一般陶冶」和「專門研究」兩種功能之間的畸重畸輕問題也成為探討大學改革者爭論的焦點。現代化大學之先驅-柏林大學(一八一○創立)章程起草人之一的洪保德(Wilhelm von Humboldt, 1767~1835)認為為因應學術專門化,應使哲學院成為大學核心以統合其他學院,為發揮哲學的統合功能,以前屬於哲學院之自然科學亦應分化出來。為防止學術不斷割裂,威瑪共和(Weimer Republik)時代,普魯士教育部長貝克爾(C.H. Becker, 1876~1933)在一九一九年首度嘗試為各學院提供必修的通識學程,使學生能將眼光放大,超越其專門學科之外,了解其所學在更寬廣的學術與政治、社會世界中的地位,然而其構想並未完全實現。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德在政治再教育、大學進一步民主化的訴求下,大學成員與社會團體之間以及大學內保守分子與激進分子之間逐漸有一個共識:重建大學為學術整合的單位,避免國家過度介入學術以及減輕學術專精化所帶來的片面化、割離化的惡果。 一九五○至一九五二年間,西德在歐伯奧多夫(Oberaudorf)舉行通識教育會議,決議通過通識學程的內容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其一為世界與人的了解,透過人文科學、自然科學、藝術,使學生通觀自然科學和技術對人的影響;其二為透過政治學、社會學與法律學研究結果,使學生了解人的社會生活。 各大學之當代通識學程的組織形態並不一致,就其與專門學科之間的關係而言,略可分為三種形態: 1.通識學程係一種先修教育:學生欲進入專門學科的學習領域之前,必須先修畢通識學程。 2.通識學程係專門學科的附屬學習:修習任何專門學科的學生均須選修其他學科理論基礎與方法以及科學在社會中的地位等通識學程。 3.通識學程整合於專門學科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其所習學科在整個學術體系以及社會文化中的地位。 未來通識學程的發展有兩個重要趨勢: 1.成人進修教育通識學程的發展:由於知識快速成長,一般人在大學所習難以應付急遽變遷的社會生活,大學須將專門研究所得結果,透過通俗化的組織,來滿足一般社會大眾不斷學習的需求。 2.科技通識學程的發展:未來高科技的發展趨勢將改變宇宙中原有的自然秩序,對人類生活亦將有極大的衝擊,科技發展之基本認識亦將為未來通識學程相當重要的一環。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通識學程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