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齊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ㄑㄧˊ
  • 部首外筆畫 0
  • 總筆畫 14
  • 漢語拼音 [一]jì[二]qí[三]zī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ㄆㄧㄥˊㄓㄥˇㄖㄨˊ:「ㄓㄥˇㄑㄧˊ」、「ㄑㄧˊ」。
  2. ㄉㄚˊㄉㄠˋㄊㄨㄥˊㄧㄤˋ˙ㄉㄜㄍㄠㄉㄨˋㄏㄨㄛˋㄔㄤˊㄉㄨˋㄖㄨˊ:「ㄘㄠˇㄕㄣㄑㄧˊㄐㄧㄢ」。
  3. ㄊㄨㄥˊㄕˊㄊㄨㄥˊㄧㄤˋㄗㄨㄛˋㄧˊㄐㄧㄢˋㄕˋㄖㄨˊ:「ㄑㄧˊㄔㄤˋ」、「ㄑㄧˊㄅㄨˋㄗㄡˇ」、「ㄅㄞˇㄏㄨㄚㄑㄧˊㄈㄤˋ」。
  4. ㄓㄥˇㄌㄧˇㄓㄥˇㄓˋㄖㄨˊ:「ㄑㄧˊㄐㄧㄚㄓˋㄍㄨㄛˊ」。
  5. ㄨㄢˊㄅㄟˋㄖㄨˊ:「ㄑㄧˊㄅㄟˋ」、「ㄑㄧˊㄑㄩㄢˊ」。
  6. 使ㄕˇㄊㄨㄥˊㄉㄥˇㄧˊㄓˋㄖㄨˊ:「ㄑㄧˊㄒㄧㄣ」。
注音:
解釋:

ㄘㄨㄟㄧˋㄓㄨㄥˇㄙㄤㄈㄨˊㄧˇㄘㄨㄇㄚˊㄅㄨˋㄓˋㄔㄥˊㄆㄤˊㄧㄡˇㄍㄨㄣˇㄅㄧㄢㄖㄨˊ:「ㄍㄨˇㄉㄞˋㄗㄨˇㄈㄨˋㄇㄨˇㄑㄩˋㄕˋㄒㄩㄓㄨㄛˊㄘㄨㄟㄈㄨˊㄑㄧˊㄧˋㄋㄧㄢ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平整、劃一。
    【例】良莠不齊、參差不齊
  2. 完備。
    【例】齊全、齊備
  3. 整治、料理。
    【例】齊家
  4. 使同等、一致。
    【例】齊心
  5. 共同、同時。
    【例】齊唱、百花齊放、並駕齊驅
  6. 達到同樣高度或長度。
    【例】齊腰、草與人齊
  7. 聲韻學上齊齒呼的簡稱。
    【例】開齊合撮
  8. 古國名。戰國七雄之一。故址在今山東、河北南部一帶,後為秦所滅。
  9. 朝代名:(1)南齊(西元479∼502)。南朝諸朝之一,蕭道成篡宋稱帝,國號齊,都建康,後為蕭衍所篡。(2)北齊(西元550∼577)。北朝諸朝之一,國號齊,建都鄴(ㄧㄝˋ),為北周所滅。
  10. 姓。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分量、劑量。通「劑」。
    【例】齊量
  2. 調配、調製。同「劑」。
    【例】齊藥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供祭祀用的黍、稷等穀物。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形]
1.平整、整齊。如:「修齊」、「良莠不齊」、「參差不齊」。唐.韋莊〈臺城〉詩:「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2.完備。如:「齊全」、「齊備」。《荀子.王霸》:「無它故焉,四者齊也。」唐.韓翃〈送客之潞府〉詩:「佳期別在春山裡,應是人參五葉齊。」
[動]
1.整治、整理。《禮記.大學》:「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2.使同等、一致。如:「齊名」。《文選.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齊心同所願,含意俱未伸。」唐.杜牧〈阿房宮賦〉:「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3.達到同樣高度或長度。如:「水齊腰際」。宋.周邦彥〈夜飛鵲.河橋送人處〉詞:「兔葵燕麥,向殘陽、欲與人齊。」
[副]
共同、同時。如:「齊唱」、「齊步」、「並駕齊驅」、「百花齊放」。唐.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清.譚嗣同〈有感〉詩:「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名]
1.聲韻學上齊齒呼的簡稱。如:「開、齊、合、撮」。
2.國名。戰國七雄之一,故址在今大陸地區山東省北部、河北省東南部一帶。
3.朝代名。參見「南齊」、「北齊」等條。
4.姓。如明代有齊德成。
5.二一四部首之一。
注音:
漢語拼音: zhāi
解釋:
[動]
祭祀前戒絕嗜欲、潔淨身心,以示虔誠。同「齋」。《莊子.達生》:「臣將為鐻,未嘗敢以耗氣也,必齊以靜心。」
[形]
肅敬、莊重。如:「齊肅」。《詩經.大雅.思齊》:「思齊文王,所以聖也。」《論語.鄉黨》:「祭必齊如也。」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分量、劑量。通「劑」。《周禮.天官.亨人》:「亨人掌共鼎鑊,以給水火之齊。」漢.鄭玄.注:「齊,多少之量。」
2.調配合金的比例。《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金有六齊: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之齊。」
3.參見「火齊」條。
[動]
調配、調製。同「劑」。《韓非子.定法》:「夫匠者,手巧也;而醫者,齊藥也。」宋.洪咨夔〈泥溪〉詩:「誰家剛齊餅,味過八珍烹。」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衣服的下襬。《論語.鄉黨》:「攝齊下堂,鞠躬如也。」
2.黍稷等穀物。通「粢」。《詩經.小雅.甫田》:「以我齊明,與我犧羊。」《禮記.祭統》:「是故天子親耕於南郊,以共齊盛。」漢.鄭玄.注:「齊,或為粢。」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相關資料連結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ê/tsuê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東西排列有秩序、畫一。
  2. [[形] ] 完備、周全。
音讀: tsiâu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均勻、平均有一致性。
  2. [[副] ] 全部、皆。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ㄑㄧˊ

1. 禾麥吐穗平整貌,又引申為平整、整齊貌。如:「修齊」、「良莠不齊」、「參差不齊」。《說文解字.齊部》:「齊,禾麥吐穗上平也。」唐.韋莊〈臺城〉詩:「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2. 使同等、一致。如:「齊名」。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齊心同所願,含意俱未伸。」唐.杜牧〈阿房宮賦〉:「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3. 完備。如:「齊全」、「齊備」。《荀子.王霸》:「無它故焉,四者齊也。」唐.韓翃〈送客之潞府〉詩:「佳期別在春山裡,應是人參五葉齊。」

4. 整治、整理。《禮記.大學》:「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5. 達到同樣高度或長度。如:「水齊腰際」。宋.周邦彥〈夜飛鵲.河橋送人處〉詞:「兔葵燕麥,向殘陽、欲與人齊。」

6. 共同、同時。如:「齊唱」、「齊步」、「並駕齊驅」、「百花齊放」。唐.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清.譚嗣同〈有感〉詩:「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7. 聲韻學上齊齒呼之簡稱。如:「開、齊、合、撮」。

8. 國名。戰國七雄之一,故址在今中國大陸山東省北部、河北省東南部一帶。《史記.卷八○.樂毅列傳》:「諸侯害齊湣王之驕暴,皆爭合從與燕伐齊。」

9. 朝代名。南北朝時有「南齊」、「北齊」。

10. 姓。如明代有齊德成。

11. 二一四部首之一。

㈡ㄓㄞ

1. 祭祀前戒絕嗜欲、潔淨身心,以示虔誠。同「齋」。《禮記.祭統》:「是故先期旬有一日,宮宰宿夫人,夫人亦散齊七日,致齊三日。」《莊子.達生》:「臣將為鐻,未嘗敢以耗氣也,必齊以靜心。」

2. 肅敬、莊重。如:「齊肅」。《詩經.大雅.思齊》:「思齊文王,所以聖也。」《論語.鄉黨》:「祭必齊如也。」

㈢ㄐㄧˋ

1. 份量、劑量。通「劑」。《周禮.天官.亨人》:「亨人掌共鼎鑊,以給水火之齊。」漢.鄭玄.注:「齊,多少之量。」

2. 調配、調製。同「劑」。《韓非子.定法》:「夫匠者,手巧也;而醫者,齊藥也。」宋.洪咨夔〈泥溪〉詩:「誰家剛齊餅,味過八珍烹。」

3. 調配合金之比例。《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金有六齊: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之齊。」

4. 界限。《列子.楊朱》:「百年,壽之大齊,得百年者,千無一焉。」

5. 「火齊」:

⑴ 清火之藥劑。《韓非子.喻老》:「在肌膚,鍼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

⑵ 烹煮時所需之時間及火力。《禮記.月令》:「陶器必良,火齊必得。」

⑶ 寶石名。《梁書.卷五四.諸夷列傳.海南諸國》:「火齊狀如雲母,色如紫金,有光耀,別之則薄如蟬翼,積之則如紗縠之重沓也。」

㈣ㄗ

1. 衣服下襬。《論語.鄉黨》:「攝齊升堂,鞠躬如也。」

2. 黍稷等穀物。通「粢」。《詩經.小雅.甫田》:「以我齊明,與我犧羊。」《禮記.祭統》:「是故天子親耕於南郊,以共齊盛。」漢.鄭玄.注:「齊,或為粢。」

注音: ㈠ㄑㄧˊ ㈡ㄓㄞ ㈢ㄐㄧˋ ㈣ㄗ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齊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臺灣台語 相關臺灣客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