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心經〕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Heart Sutra]
作者: 徐麗霞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心經〕全稱為〔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梵名〔普拉住那帕拉蜜塔.弗利達雅(史托拉)〕 。據經錄研究,漢譯殆始於東吳支謙。今存九種:姚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唐玄奘譯,唐般若、利言等譯,唐智慧輪譯,唐法成譯,上四本皆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義淨譯〔佛說波羅蜜多心經〕;唐法月譯二本〔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別本〕;宋施護譯〔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佚缺兩種:唐菩提流志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實叉難陀譯〔摩訶般若髓心經〕。以上諸譯本,詳略不同,參稽互證,除鳩摩羅什與玄奘外,各本皆具備「如是我聞」云云之教起因緣分序文部分,與「佛說此經已」「信受奉行」云云之依教奉行分結尾文句,鳩摩羅什、玄奘簡擇精要略而去之,古來學者及世間流布都依玄奘譯本,全一卷,總共二百六十八字,收於大正藏第八冊。
  〔心經〕乃撮取六百卷〔大般若經〕之樞要,縮凝而成之結晶,「心」宇,梵語「汙粟馱」,譯義:心髓、精要、中心。全經先長行(散文),後頌(韻文),以觀自在菩薩(玄奘譯為觀自在,鳩摩羅什譯為觀世音)為說法主,以舍利弗為聽法者,藉觀自在菩薩修行大乘精深之般若波羅蜜多時,洞察身心皆空之真理為發端,釋尊因之教誨門徒一切虛無,最後訓示靈驗之真言祕說,結贊功能,組織嚴整,井然有序。弘法大師〔心經祕鍵〕以五分科統觀經文:第一人法總通分,第二分別諸乘分,第三行人得益分,第四總歸持明分,第五祕密真言分。日人保阪玉泉則表解為:第一段:序論(由「觀自在菩薩」至「度一切苦厄」),第二段:本論(由「舍利子」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第三段:結論(由「故知般若羅蜜多」至「菩提薩婆訶」)。據釋東初考證,此經雖不攝於〔大般若經〕中,但〔大般若經〕第二會第二分觀照品第三之二,有與此經類似之一段文字,是此經之原型。〔心經〕構造,即本此段文字為主體,改說法主釋迦牟尼佛為觀自在,取經之形式,附加前後文;最後之密說咒語,則出於〔大般若經〕第二分功德品第三十二,與密教胎藏界持明院五尊之中尊般若菩薩真言。故主張〔心經〕依〔大般若經〕而來,請觀自在菩薩為說法主,必定是經由密教家所結成。未知然否,迻錄於此,藉供參考。
  此經列舉五蘊、三科、十二因緣、四諦等法,從哲學理論與宗教實踐兩門,依人間觀、宇宙觀、修養法、理想境等方面,剖析自他兼利、解脫救濟之大乘要諦,彰顯「無我」與「空觀」思想,簡明扼要而恉意宏大,各宗派未有不讀,在家眾亦未有不尊崇,成為佛教經典流傳民間最普遍深入之一部。此經之注疏講論本極多,較重要者如:窺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圓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贊〕、法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疏〕、慧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疏〕、智旭〔心經釋要〕、道霈〔心經請益說〕、丁福保〔心經箋註〕、圓瑛〔心經講義〕、印順〔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褚柏思〔心經十論〕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心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