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教室社會體系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ocial System of Classroom
作者: 張建成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教室是學校教育的基本單位,一方面它是硬體模矩構成的學校建築,另方面它也是師生共同組成的班級團體,所以教室就是一種社會生活單位。大多數的教育社會學家都同意,生活於硬體教室建築內的師生班級團體,基本上是一個由制度角色期望和個人需要傾向交織而成的社會體系。而教室之所以構成一種社會體系,主要具有三種特徵:第一,教室具有兩種主要的社會功能,即社會化與選擇的功能;第二,教室中有領導者(教師)及被領導者(學生),兩者之間具有動態的交互作用關係;第三,教室中有正式的社會結構,也有非正式的社會結構。
  教室的社會體系中,教師是領導者,代表制度的角色期望,是介乎社會、學校、學生之間的關鍵人物,一方面必須傳遞社會價值,評斷學生能力;另方面又必須是學生的模仿對象及認同目標。教師愈受崇敬,愈能與學生維持友愛溫暖的師生關係,則學生的學習活動愈容易進行,而學校的道德、認知、甚至政治社會化的功能,及配合社會經濟發展、教育階梯晉升之需要以選擇人才的功能,也愈能有效落實。
  學生則是教室社會體系中的被領導者,代表個人的需要傾向。年齡相近的同儕團體,聲氣相通,長時間的相處,極容易建立起特殊的行為型態及標準,構成學生的次級文化,為其組成分子所遵從。通常自小學三、四年級起,同儕團體隨著年級的升高,日益增強其對學生態度與行為的影響,而在青少年期的前兩三年內,約十三、四歲左右,個體順應同儕的需要和動機,達到一個空前的高峰。依此看來,教室中的學生同儕團體,蓋有其獨特的獎懲及社會化功能。同時,學生在教室的社會體系中,不僅以教師的標準衡量個人的作為,還會以班級同儕的標準,作為衡量個人地位的依據。一個學生是否具備足夠的能力和條件,去勝任同儕認為重要的工作,決定了他在同儕地位體系中的位置。符合同儕期望的學生,地位自然較高,而愈不能滿足同儕期望者,地位就愈低。顯而可見的,這乃是學生同儕團體所獨具的一種選擇功能。
  教室社會體系中的師生關係,應是一種動態交互作用的關係,教師的行為及領導方式固然影響教學效率,學生的態度及次級文化也會影響教學效率。教師及學生之間如果沒有價值觀念方面的差距,教室及學校的社會功能就易圓滿達成。然而,事實上二者之間不免有所衝突,很難永遠處於和諧平衡的狀態。教室內的學生團體,可能會因彼此強調的地位期望不同,形成不同類型的同儕次級文化。有的會與教師的目標價值相符,有的則與教師的目標價值相左,後者不僅易與教師對抗,不服管教,更與前者衝突,帶有敵意。如果教師無法明確認識不同的學生同儕文化,協助彼此調適,以踐履良性互動的師生關係,自然影響教學效率及教室社會功能的實現。
  教室的社會體系包括兩種結構,一種是制度性的正式結構,另一種則為次級制度的非正式結構。教室中的教師和學生必須根據社會認可的期望,扮演特別的角色行為,以達成特定的社會價值及目的,這就是教室社會體系的制度結構。這類結構的維持,依賴間接的增強物,如社會認可、經濟報酬等。除此之外,教師與學生的個人特質,以及師生間、學生間等多重的交互作用,以其感情、思想、需要等使然,也能產生某些直接性的滿足與報償,如友誼、信賴等等,這種交互作用型態就是社會體系的次級制度結構。不論是正式的制度性結構,或非正式的次級制度結構。教師均須重視,因為教師在教室中,固可以其法定地位來指揮學生,更可以其人格魅力來改變學生的價值觀念與行為型態。(參見「教室的動態關係」)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教室社會體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